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浅析

2019-01-13赵然

魅力中国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思路利用理念

赵然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河北 唐县 072350)

现代教学研究显示,部分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发展方向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不能满足新型教学的持续发展理念。从新课改实施后,高中地理教学以创新型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为地理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教学思路,还未完全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建地理教学新思路已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以下重点介绍了创建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的具体途径。

一、构建多样化教学方法体系

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对高中地理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创建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首先需要从构建多样化教学方法体系做起,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我国目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主要由理论讲授法、列表比较法、设问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情景创设法和图示法构成,可利用这几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教学方法,首先,教师需要秉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对教学方法进行筛选,适当的利用和替换,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环境相结合。如:教师对“河流地貌的发育”(必修一)章节进行讲解时,可结合“图示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中国的河流与地貌图形,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发育情况。再者,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利用理论讲授法和列表比较法,采用图表形式向学生讲解,如:温室效应变化图,坚持教学方法优化原则,根据“气候”特点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最后,教学方法还需要与学生参与度和师生互动性相结合,体现“以人为本”教学原则,让学生主动掌握地理知识。

二、推进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

教育是为了生活服务的,通过生活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价值。目前,高中生深受高考影响,通常都是被动的去掌握地理知识,没有做到学以致用,严重缺乏创造性。为创建新型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推进地理教学生活化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需要坚持“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教学理念,高中地理教材部分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利用生活实例和教学内容相联系的方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例如,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谚语“瑞雪兆丰年”、“春雨贵如油”等,让学生通过所学地理知识对其进行解释,联合谚语与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求知欲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其次,学习地理知识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通过观察身边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利用生活实践完成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讲解“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章节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对自己家乡的交通建设进行调查活动,通过网络或者相关交通部门信息来建立家乡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表格,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法掌握地理知识,有效推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三、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

目前,我国地理教学比较注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教学体系。在具体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践教学具有认识性不足、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实际考核办法不全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地理教学的发展,与新课标的发展要求不相统一。

创建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首先,需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从源头上改革地理教学。例如,“宇宙中的地球”章节中,教师可以安排制作地球模型活动,结合地理图册,对地球的国家人口分布、地理区域划分、界限地址划分等进行具体整合,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再者,整理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考核方法,将实践教学增加到教师的年终考核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同时,教师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地理观察能力、社会时间调查能力和仪器使用能力。例如,结束“城市与城市化”学习后,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掌握能力,利用“社会调查”来明确学生对城市化的理解程度,学生可通过多媒体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以及相关城市发展信息资料,做好该城市发展的相关情况表格调查记录,如:交通、建筑。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格总结,利用评分机制打出相应的分数,纳入到期末考试个人成绩中。实施社会调查法,能够帮助学生对“城市化”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利于实践教学的完善。

四、总结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发展要求,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创建新型教学思路和理念,让地理教学回归到生活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技术水平。对新型教学理念,教学需要以学生作为发展对象,将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新思路利用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治疗“泛血管疾病”的新思路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环保治理新思路的探讨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