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情境成为课堂的成长之枢
2019-01-13刘小平
刘小平
(公安县东港初级中学,湖北 公安 434315)
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经历过程、培养情感态度的重要源泉,问题是培养数学抽象核心素养数学的方向和动力。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还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片段】
师:(投影播放“奥运火炬登珠穆朗玛峰”的视频)你知道视频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吗?同学们看了后有何感想?
生1:大概是2018年吧。我觉得中国人太了不起了,能将奥运火炬送到珠穆朗玛峰上。
生2:我国能举办奥运会,我感到很自豪。
生3:登山运动员的用于攀登的精神真了不起,我要向他们学习。
生3:珠峰太高啦!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奥运火炬登珠峰是在2018年5月10日举行。珠峰这么高,但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你相信吗?
生:(异口同声)不相信。
师: 不相信?让我们来试试看!
(学生急切的望着老师,老师开始发制作好的条形纸片和实验报告单。)学生在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中开始了探索活动。
(情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 你能对折30次吗?
生:(学生异口同声)不能。
师:那你能表示出了吗?
生:(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索中去)学生小组合作。小组长分工,有的折,有的数次数,有的记载数据……
【评析】
一、选取联系生活实际、有关德育情境,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案例中,播放“奥运火炬登珠穆朗玛峰”的视频,让学生说出“奥运火炬登珠峰”时间、谈感想。通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出课题,这样既能及时让学生了解一些信息,又能激发学生勇于攀登、克服困难的精神,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中,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我们义不容辞,旁无则贷。
二、设置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学开始,借助多媒体手段,提出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即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引起认识冲突和认知期待,促使学生应用旧(已有)知识去探索新知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迫不及待的去开展实验“对折纸片”,但无法得出实验结果时。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目的、新的问题,而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和手段已经不够用了,此时,他们就会有一种渴望达到目的、解决面临的问题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就会使学生产生渴望解决问题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发生直接兴趣.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根据七年级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的启发诱导,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再给学生提出问题——“如何表示对折30次后的高度的结果”,自然过度到新知的学习接着层层设问,引出乘方以及与乘方有关的概念,采用归纳类比的方法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复习巩固旧知识,又有利于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一以问题为枢纽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