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筑技术的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向智慧村庄迈进
2019-01-13贾红霞
贾红霞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0)
1 中国建筑业发展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城市是由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所组成的宏观系统。3DGIS+BIM与CIM构成了城市的智慧系统,系统内部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自从2013年后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如移动宽带通信、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不论是与工程技术业内部还是与之相关的软件开发行业,都在改革创新,综观国内外,中国的建筑工程技术已经让世人瞩目,从援建非洲的各类型建设项目,到国内在“四纵四横”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八纵八横”高铁网高铁网。无一不让人们震撼!八纵八横将全面覆盖中西部地区,速度最快、里程最长,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海通道、兰广通道将极大改善国人的交通状况;在非洲,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最大港口蒙巴萨港,是肯尼亚百年来最大的基建工程,也是真正采用中国标准的首条国际干线铁路,设计客运时速120 公里、货运时速80 公里,全长480公里,设计运力2500 万吨,沿线设置站点45个;肯尼亚-蒙巴萨港铁路,也是乌干达、布隆迪、卢旺达、刚果(金)等国货物的重要出海口;肯尼亚-蒙巴萨港,“东方小巴黎”内罗毕。其实,美国率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计划;欧盟着力推进“信息社会”计划,并确定了欧洲信息社会的十大应用领域。目前借助3DGIS+BIM的集成技术实现城市“彻底数字化”,城市智慧模型(CIM),用以表现一个虚拟的智慧城市;各种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城市智慧应用解决方案都可以首先在虚拟的智慧城市中得到模拟仿真和分析验证,并且从中获取“城市历史发展和文化形成的智慧。
2 CIM(智慧城市)技术已经悄悄改变了传统建筑的模式
传统的建筑给我们积累了宝贵的财富,没有雄厚的积淀,就不会有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工程师们已深刻地感受到工作的便捷而带来的愉悦。以前,资料堆积如山,找一组数据要番阅大量的资料,假如某个环节需要各方沟通,那么相关单位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赴约定的地点花大量的时间去解决,即使一切进展顺利,也避免不了改变原有的工作场地,或者更换了原有的工具引起的种种误差,沟通的结果难免有疏漏,可是再次碰头又需要重复同样的组织、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各方不得不因种种条件的限制而不了了之。可是现在却截然不同,因为有大数据、互连网、有共享平台,只要各方约定好时间,相关方可以同时上传制定节点的建筑模型(数据共享),由专门人员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存在问题,如果管理到位,结果可以使得误差为0,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今天就变成了分秒之中的事情,成果是精确、高效、可视的,那么CIM(智慧城市,City Information Moding)就不难理解了,我们把多个建筑物的数据汇总就形成小区,进而将小区汇总为城市,当然这里还有市政系统、交通系统等等,诸多个系统数据就汇聚成了智慧城市,城市生活宜居、便捷、安全的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智慧,基于虚拟的智慧城市进行建设成果评估;在智慧城市运行阶段,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与实体城市关联,实现智慧城市的运行管理。CIM技术已经悄悄改变了传统建筑的模式,现代建筑的资源是共享的、数据是载体、人工智能是必然的、纯体力高度重复的工作将首先面临失业、建筑机器人将会以超低成本却高效率改变我们传统的施工模式。
3 智慧村庄将会是智慧建筑的又一道靓丽风景
基于上述理念智慧村庄的出现也将不再遥远,只是我们对新技术的使用没有延伸到村庄,人们都注意到的是大型建筑,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倾注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研究举世瞩目的建筑或者建筑群,村庄建设或者是偏远地区的村庄建设依然沿袭旧的模式,从规划到设计到施工很少协同共享,数据是各自独立的,技术是隔离的,参与者能沟通的平台是十分有限的,真正的使用主体村民的想法和要求也许是被忽略的,假设我们采用新的技术,完全可以高度重视这些微小的建筑群,挖掘新农村建设中新技术的潜力,革新建设理念,一个村落能够从规划开始就将规划方案效果展示于众,将农村经济发展、村庄建设、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数据都共享于专业的数据平台,将”绿色、文化、时尚、开放”城市名片上传于村庄大数据库,那么村庄的产业链(旅游特色、特色农作物、特色风土人情、区域优势)将会被纳如全球产业链,智慧村庄就产生了,相比传统的村庄建设,智慧村庄将会是智慧建筑的又一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