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可视化表达中提升网媒“四力”

2019-01-13张力

魅力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四力图表可视化

张力

(承德广播电视台,河北 承德 067000)

引言

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下简称“四力”)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如何在新的传播格局、新技术条件下,在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中锤炼“四力”、提高“四力”,这是党的新闻媒体面临的重要课题。大众网近年来再造采编发流程,创新传播渠道和手段,重视可视化呈现与表达,在提升“四力”方面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

一、设计理念上先行一步

传播力的核心在内容。为了让优质内容获得更好的呈现感,设计理念必须要先行一步。互联网视觉设计可依托和展现的手段与形式在不断丰富和多样化,这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和表现空间。大众网在视觉设计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以丰富灵动的视觉表现形式为内容传播助力,曾连续两届获得中国新闻奖网页设计类一等奖。

能否与受众建立情感联系是衡量一项设计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大众网拥有众多优秀的专题设计页面,其共同特点是用独特的视觉表现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严肃新闻内容通过视觉情感化设计,能更好地引导读者阅读内容、理解内容。在专题设计中,头图是专题的眼睛,是主题表达的主要情感体验区,也是捕获网友第一视觉感受的关键所在。获得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的《独立调查》栏目,其专栏页面设计以黑白色调和记者苍穹下回首的剪影,突出表达了新闻调查还原真相、明辨是非的主题意境。展现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闻专题《山东故事》头图,没有走传统的政治类主题的严肃设计路线,而是从“故事”这两个字入手,以水彩风格配书法主题,大空间大色彩,大气中不失儒雅。

信息视觉化设计是利用图形图像,准确、清晰、便捷、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帮助人们快速理解信息内容的视觉设计,是当前各大网站普遍采用的内容视觉化设计形式。大众网的图表专栏《图个明白》汇聚各类图表内容解读,编辑将信息拆解、提炼,设计则根据内容配以合适的图形,由于图形的加入,不仅文字内容更容易理解,也更利于视觉阅读和视觉记忆。2018年山东省两会专题报道中,大众网将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分出重点,提炼要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发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被网友广泛转发。

二、用可视化占领移动风口

在融合发展中,大众网实施“移动优先”的战略,依托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平台,主动设置议题,转换话语权表达,利用“短视频+直播”占据移动端传播的风口。

为适应广大用户对新闻视觉化表达的需求,大众网于2017年在国内较早上线了主打直播和短视频新闻的“众播”项目和定位用户分享短视频内容的平台“众拍”计划,将视频化传播作为内容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2017年,“众播”连续推出对话烟台“箭步哥”等直播报道,取得了今日头条平台全网直播传播力第六的好成绩。2018年,大众网加大了对重大新闻事件的视频化报道力度,在潍坊救灾抗灾等重大事件报道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大众网充分发挥总部与17市地方频道的联动优势,建立了由100余名记者和编辑组成的原创视频报道队伍。大众论坛吸纳17地市爱好拍摄的优秀网友,组建“大众网十七市拍客团”,针对全省突发、热点事件进行及时拍摄上传直播、跟进,形成了“图片+视频”的全方位视觉报道体系。

三、国内可视化网媒现存问题

研究发现,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国内网媒可视化数据新闻栏目,已发生多家停刊现象,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和研究。网络传媒为我们认知世界、交流信息提供了一个新端口、新平台,是服务社会、连接彼此的一种新工具、新场域。网媒有机会和责任发挥其功能,助力民众提升素质,传播正能量。因之,找到现实问题的关键并予以优化改进,是可视化栏目健康发展和不断提升的必要举措。在阅读和分析了目前国内网媒大量可视化数据新闻作品后,笔者发现存在如下代表性问题。

第一,数据筛选能力较弱,存在数据堆砌和信息超载现象。大量作品没能体现出新闻价值,没有兼顾好信息图表与新闻行业的特点和平衡点。图表数据质量不高,内容缺乏真知洞见。

第二,作品视觉效果不佳,存在过度装饰或简单乏味现象。现有大量可视化数据新闻报道不像图表新闻作品,而更像数字海报设计。有的过于抽象,有的又过于冗杂,并非最有效的图表呈现方式,不能给读者一个洗练、高效、美观的视觉效果,作品缺乏个性魅力。

第三,作品目的不明确,存在为可视化而可视化现象。缺乏受众意识,对可视化数据新闻报道的理解不到位,作品没有对象感和实效性,设计流于形式主义。

四、针对性方略及建议

首先,高度重视数据分析与报道,深度挖掘并筛选展示新闻背后隐藏的重要数据信息。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曾说:“信息越多,关注度就越少。在信息源过载的情况下,有效地分配关注度或许会解决这个问题。”在可视化数据新闻中,其展示的信息内容应该是经过挖掘和提炼之后的精准数据、精确新闻,而非各种数据信息的任性罗列。这就意味着,在信息泛滥、数据成灾的大数据环境中,要善于在数据海洋中捕捉重要信息,将之转化成有用数据,创造出独特价值。换言之,数据新闻记者要懂得甄选数据、简化数据,让关键信息更容易被识别和理解,尽量做到一目了然、一望而知。图表的结构、形式、风格及视觉流程要合宜,要能给予读者一个正确而有力的视觉引导。

其次,可视化数据新闻的复杂度和艺术性要与读者的文化水准、审美修养相匹配。信息量过多或过于庞杂,读者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和视觉疲劳而放弃阅读;信息量过少或过于抽象,读者又难以正确理解个中涵义,无法深度解读,这两种情况均起不到有效传递信息的作用。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尽可能精简版面,提炼有价值信息,准确描述、高效呈现数据,为读者节约时间,提高阅读效率和满足感。

结语

在智能终端普及、传播形态深刻变革之时,可视化表达为新闻舆论宣传提供了起飞的助力、翱翔的动力,能够有效地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加强可视化表达的探索创新,争取更好的宣传效果。

猜你喜欢

四力图表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思维可视化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践行“四力”锻造新闻精品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