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错别字现象反思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2019-01-13徐菲
徐菲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大南镇学校,江西 上饶 334601)
近年来,小学生错别字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书面表达和交流。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的是“满堂灌”这种方式,没有深入指导学生了解汉字,以至于学生难以准确把握汉字,在书面表达和交流中用错字。对此,语文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错别字问题,从错别字现象反思识字教学。
一、小学生错别字现象日益严重的原因分析
错别字是错字与别字的总称,错字是指不正确的字,别字是指用与原字相近或者音相同的字代替。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总结了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同音、谐音汉字较多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非常多,其中不乏许多同音字、谐音字,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汉字时大多是靠死记硬背,而这种死记硬背很容易出现错字。如,“检查”如果学生只靠读音来记这组词语,在日常写作中很容易写出“检察”。
(二)小学生的个人原因
小学生年龄小,好玩,好动,在课堂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解,以至于对汉字的理解不彻底。另外,小学生在写字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拼音来的,这种以音写字的方式很容易出现错字、别字。如,“矛”字写成“予”字,“拔”字写成“拨”字。
(三)教学方法不合理
目前来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多读、多写,没有向学生剖析字的意思,这种教学严重影响到了学生今后的文字运用。
(四)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教学质量。错别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质量不佳,与教师的能力有着一定的关联性。目前来看,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只知道按照教材来宣讲,在介绍生字的时候,只靠嘴说,没有在黑板上写出来,而中国汉字谐音、同音字非常多,由于教师不板书,就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解错误,进而出现错别字。
二、从错别字现象反思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一)引导学生多读、多写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少,以至于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错别字,而要想改变这一现象,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读写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多读、多写,可以帮助学生多积累知识,从而让学生写出正确的字。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多读、多写。一方面,在课堂上,讲解生字时,教师要先让学生认识生字,然后组织学生用生字组词、造句,让学生能够准确运用汉字[2],如,在学习“家”这个字时,教师先要让学生认识这个字读“jia”,然后让学生多写几篇,组织学生用“家”字组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家”字的记忆;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向其推进一些课外读物,从而不断积累知识。同时,叮嘱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碰到自己不认识的字,要写下来。
(二)汉字对比法
汉字对比法是提高小学语文汉字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汉字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掌握汉字的运用情境。作为教师,要善于通过对比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字识字[3]。如,在“检查”与“检察”这两组词语中,我通过对比的方法向学生讲述这两组词的意思。通过这种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汉字,避免今后的写作中出现错别字。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兴趣是关键,只有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愿意去学习。因此,要想有效规避错别字问题,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4]。如,教师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引导学生识字,以“氵”,让学生写出含有“氵”偏旁的汉字,比一比谁写的多、写的准确?对于胜利的学生奖励小红花。通过这种比赛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笔顺
书写不规范、不正确也会出现错别字问题。中国汉字结构比较复杂,每一笔一划都有着一定的讲究,如果书写不规范,就会出现词意表达不准确。如“末”字,这个字是上横长,下横断,许多学生在写的时候会写成“未”字。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教导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书写笔顺。叮嘱学生在书写的时候,姿势要正确,直到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注重教师的培训
首先,强化教师能力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术研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内容;其次,加强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使教师主动投入到识字教学中。另外,作为教师,更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学习我国汉字,了解我国汉字文化,进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认字识字。
三、结语
综上,错别字是小学生的通病,如果不能有效纠正错别字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发展,更会影响到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错别字现象来看,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革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写、多读,多积累汉字,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的熏陶和洗礼,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