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应用
2019-01-13冷慧玲
冷慧玲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第五小学,江西 九江 332300)
写作是一项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项目。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对写作本身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在这种情况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写作本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都受到众多教师的关注,但是由于“小学生”这一年龄段限制,这个群体本身无法在一开始就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本人因此提出下列几点来介绍自己的想法,以期能改善这一情况。
一、设置生活情境
在小学阶段,教师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这也导致了一些教师要求过低,教学过于放松,这样的话也会令学生对写作抱有错误的观念,以一种不正确的应付的心理对待写作,那么教师又如何让学生改变这种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真实感想,让写作更有层次性呢?
例如,当学生在写《感恩父母》这一主题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不仅仅拘泥于框架,而要写出自己的想法。倘若学生提问“怎样写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就可以指导其根据自己平时与父母的相处情况为背景来写文章,将最真实生活化的一面呈现于作文上,然后再写出自己对于这些事的感悟,这样的话就可以构成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同时小学生在写作中,通常是以写记叙文为主,而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让学生自己背几篇模板,然后再毫无感情的套用上。当然这种方式在以往的教学中行得通,但是放在当今难免有些不妥。所以老师应该主张学生认真观察日常生活,对写作产生积极态度而不是抗拒。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要流露真情实感,而不是让学生固定在框架之中,抑制其真实情感的表达。而日常生活则是让学生脱离这个框架的不二之选,教师应善于利用生活来创设情境【1】。
二、设置阅读情境
虽然课本不断更新,而且内容不断丰富,但仅仅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课本身上也不是明智的选择。如今学生写作的平庸化过于严重,学生只执着于课本知识,对课本过于依赖,反而写不出像样的文章。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这种方式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也应当鼓励家长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这样的话学生就有能力来在自己喜欢的环境进行阅读。这样做的原因是:小学生的阅历和人生经历都尚不足,而且每天在学校花的时间都很多,几乎无法跳出学校这个框架来进行有效阅读,从而不能更加有效的接触到外面随时更新的内容即各类时政热点。而在这个时代,作文题目要求结合时代背景的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定期的给学生做时政拓展。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杂志,特别是那些可以分年龄段阅读的杂志,教师可以选取小学这个阶段能够阅读的来给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点扩充,而学生也可以在这本书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从而增加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三、设置实践情境
相比于抽象的文字和书本上单调的图片,画面感立体感更强的东西能够更加吸引小学生的目光。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给他们放一些图片。
例如,在进行“春天”这个主题的写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屏幕上放一些关于各种春天景色的照片,同时也可以给他们播放春天时人们出游的视频,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西湖游玩,这样的话就可以近距离的感受春天的魅力。甚至教师还可以请教学校中的园林工作者,让他们在课上给学生讲解不同植物的性质,以及在春天时这些植物的表现。即使不通过这种方式在进行写作之前,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资料收集,这样的话也可以让学生有准备的进行写作。另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准备一个小本子,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时候就记录下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有时候会遗忘感兴趣的事物而烦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一些平常就对植物很感兴趣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引导他们记住不同植物的名字,花期以及其他特点,在空闲时间或者拿班会课让学生进行展示,这样的话,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信,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2】。
总结:
在小学这个阶段,教师不应该片面地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分数为目标,而更应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应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将其由积极被动的状况转为主动的状况。教师更应该要转变学生的写作观念,让以往乏味的教学变得生动,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通过前文所说,本人认为教师应该设置生活情境、阅读情境和实践情境,这样的话就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更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来提高其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