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种植活动中丰富幼儿自然体验的方法和途径

2019-01-13王丽丽刘海燕范兰

魅力中国 2019年29期
关键词:幼儿活动发展

王丽丽 刘海燕 范兰

(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第四幼儿园,河北 保定 07120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和探究植物,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种植活动是农村幼儿园最大的一种教学资源,在农村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幼儿感兴趣和喜爱的活动。在经历松土、整地、播种、管理、收获的过程中,初步探索生命的意义,建构相关的知识,同时获得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乐趣,这为幼儿日后积极主动地探索、交往合作、交流分享培养了良好的基础。如何让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自然体验效果最大化、最深刻、最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我们也是在摸索中总结经验,不断地打磨经验。

一、选择丰富多样符合平衡发展的种植课程,丰富幼儿的自然体验

(一)结合年龄特点,选择多种多样符合平衡发展的种植课程,针对幼儿的兴趣、探究能力发展情况,选择多种多样符合平衡发展的种植活动,制定具体发展阶段目标。同时,根据活动过程探讨幼儿个性特征发展,比如小班幼儿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比较敏感,选择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植物生长,探索其生长变化;中班幼儿好动手发现,但持久性不强,教师和家长鼓励幼儿经常照顾植物,发展其责任心;大班幼儿有想法,好表现自己,选择具有挑战难度的种植活动,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敏锐性,根据幼儿年龄开展种植课程,运用不同表达途径,教师记录幼儿学习过程和操作历程,从而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二)关注幼儿个别化学习,让幼儿在活动中多元化发展,在种植活动中尊重幼儿自己的经验,兴趣和智能倾向,选择的机构操作材料和种植方式,特别重视幼儿个别化学习,创设符合幼儿个性的多元的种植活动环境,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种植活动的快乐。比如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种植活动,动手能力强的幼儿负责播种,拔草和浇水。绘画能力强的幼儿,画下蔬菜的生长形态。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讲述蔬菜成长的故事,同时根据幼儿兴趣生成新的种植活动,发挥幼儿长处,满足其个性发展需要。构建符合其智能发展的学习活动,体验与同伴商量合作的乐趣,使幼儿从小体验到学习、种植的快乐。

二、多样化教学形式,丰富幼儿的自然体验

(一)种植体验前的团讨

在进行每一次自然体验的时候,老师们都会进行活动前的团讨。将种什么的问题交给孩子。首先,让幼儿对所进行的活动从概念上、图形上有一些抽象的基础性的认知,师幼一起讨论种植的物品,孩子们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有的说种大蒜、有的说种黄豆....最后通过季节的限定选择合适的种植物品。其次,借助多媒体技术、图片、实物展示等让认识鲜活起来,并且化身小小采访员,比如现在是什么季节?适合种植什么?种在哪里比较合适等问题去采访幼儿园食堂阿姨、家里的爷爷奶奶、专门负责种植养护的爷爷。为接下来的种植打基础。再者,讨论所需用到的工具,有种植就会用到工具,而对工具的认知会让幼儿的种植仪式感增强,孩子们通过细心的观察不同的种植活动配备不同的劳动工具,幼儿在无意识中就会学会工具的分类,以及如何使用工具。小小的活动前讨论可以看出幼儿在分类、观察方面能力的提升,幼儿在讨论过程中的交流合作、研究探讨也会随之加深,孩子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认知的层次也越来越深刻。

(二)种植体验中的具体操作经历

我园构建了五亩自然基地来丰富幼儿的自然体验。在开展的自然基地园本课程中种植活动的形式在于它是真正从幼儿出发,以幼儿为本的一项教学活动。只不过这种教学活动是随性的、不固定场所、不固定思维的活动。而幼儿在体验种植的过程中,是真真切切的自己拿着锄头、耙子去松土、平整地面、分出田垄;亲自划出沟子播下种子、浇水、施肥,定期的拔草除虫,甚至是有些蔬菜需要搭架,小朋友们还会三五成群找来树枝学习搭架。在植物成长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植物生长规律定期带领幼儿去做观察,从破土冒芽,到叶子是两片窄窄的再到叶子变得又大又长,孩子们远比我们想象的会观察,将观察的详细过程进行记录。这样,一个完整的观察过程就这样诞生了,不需要老师去过多的参与指导,孩子们会一步步、环环相扣的按照他的节奏进行,并且会让老师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种植活动中离不开记录,记录能促使幼儿更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帮助他们形成全面观察事物的方法,帮助他们将零散的知识、经验条理化、清晰化、明了化,有利于幼儿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在记录中, 我们一是图画记录,二是表格记录,三是影音记录,这些记录的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结合,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记录的方式。

种植活动自然体验不是一个短期的效果呈现,而是一个阶段性的经验积累。从种植前的松土、播种、管理到收获,每一步骤、每一次生长幼儿们都是亲自实践,每一次的观察都会有新发现。幼儿全身心投入到其中,他们的交流合作、探究观察,在实践中他们会主动学习如何照顾好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辛苦,这会让他们荣升一种责任感、一种社会意识,在自然体验中学会成长。

(三)种植体验后期的角色强化

种植活动处处体现实践性和自主性,采用集体教学进行实物观摩、回顾以往种植历程,有助于幼儿建构认知经验。另外,老师通过将食物投放入去区域中,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形式,以顾客和营业员的身份进行买卖社会经验,促进了幼儿之间主动交往和语言锻炼。再次观摩后的食物进行社会领域教学——烹饪,通过幼儿互相讨论烹饪的方法、注意事项、分组尝试、互相品尝劳动成果等环节,不但满足了其关于种植认知经验这一整体的建构需要,而且培养了幼儿的社会能力和人格品质。

我园充分发掘特有的自然环境资源,为幼儿提供自然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体验活动。幼儿在这里接触自然,获取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充分发展形象、逻辑思维,真正的体验到“生活即教育”。

猜你喜欢

幼儿活动发展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