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中的自卑与自负心理现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9-01-13敖璐琦邱家洪

魅力中国 2019年29期
关键词:毕业生心理思想

敖璐琦 邱家洪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每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也在是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关注民生的重要工作方面,作为大学生的培养单位,全国高校应结合新时期的就业形势,提高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及思想教育质量,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一、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心理问题表现

目前,全球经济情况不景气,虽然我国经济有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但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使得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的严重问题。除了社会原因之外,大学生自身对于就业的思想观念也存在许多误区,加大了找到合适工作的难度和挑战。

[5][11] 娜塔丽·萨洛特:《怀疑的时代》,林青译,柳鸣九编选:《新小说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8-30页。

从我国乡村闲置宅旅游开发历程和模式可看出,村干部是闲置宅旅游开发的关键。目前,参与闲置农宅旅游开发的相关方有:村民、以村委会带领的村合作社、旅游开发企业、市(区)农委、市(区)财政局、市(区)旅游局、街道政府,在这些相关方中,村干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必须要加强村干部的培训和学习。这是因为:

(一)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首先是近年来我国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投入和提高,高校建设和基础培养的不断深化,使得大学生的数量慢慢增多,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而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企业的岗位需求开始减少,对于一个岗位的竞争人数庞大,这降低了就业成功率,与毕业生共同竞争的还有有一定经验的跳槽人员和大量海归,他们成为企业青睐的对象,这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威胁。此外,岗位的薪资待遇低也是大学生就业的难处之一,每个毕业生对于未来从事的工作都有无限希冀,但现实情况是大量学生为了找到工作不断降低自己的薪资要求,有统计显示,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薪资近几年间不断走低,而工作依旧难找,这耗费了大学毕业生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招聘标准的逐渐提高,随着我国教育涵盖范围的逐步扩大,许多大学开始扩招名额,这为社会每年输送了大量毕业生,人才市场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流传着“硕、博多多益善,本科等等看看,大专靠边站站,中专看都不看”的用人标准口诀,忽视了人才自身的能力和优势,只是一味地由于人才过剩而依靠学历卡人,本来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偏偏要求硕士学历以上,过分看重学历的结果使整体就业市场的形势愈发严峻,还有的企业只招收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直接将有能力的从业者拒之门外,认为好学校的毕业生一定是优秀人才,这种“有色眼镜”的招聘眼光也在影响整个招聘市场的公平程度。

为了有效避免和改善大学生在毕业就业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必须要先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使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就能树立积极的择业观念,做好充足的就业思想准备。而目前我国高校该领域的教育仍暴露许多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认真对待。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表现

2014年之后的两年,泛海系频频进行资本运作,搭建了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架构,泛海控股的金融动作进入史无前例的密集期:2015年,泛海控股斥资10.2亿元收购民安财险(2016年更名为亚太财险)51%的股权,意在保险牌照。2015年3月,泛海控股收购港股上市公司时富金融。2015年8月,泛海控股出资20亿元与老相识巨人投资、新华联等公司共同设立了亚太再保险公司,同年12月,泛海控股设立亚太互联网人寿保险公司。

要加强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就要首先从教师队伍进行改善,要增加相关辅导人员,挑选和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人才,对于上岗教师进行严苛考核,同时定期聘请社会知名企业的人事主管向学生介绍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条件,以及现实社会对于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将来自己要面临的就要挑战,建立基础的就业思想准备。不能只在大四才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应将相关课程分阶段贯穿学生大学生活始终。应制定不同的课程教材来适应大学生四年学习成长的阶段发展,使其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之中[6]。

实际上,大学生的就业思想问题不仅来自于自身,也有一部分来自招聘环境的不规范化。有许多骗子公司抓住了毕业生的各种就业心理,对社会经验不丰富的毕业生进行哄骗,出现拖欠薪酬,以实习之名义无偿使用劳动力以及欺骗钱财等等现象,这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造成了极大伤害,直接打击了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丧失了对社会的信任程度,更有甚者会做出报复社会的行为。对于以上种种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需要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大学生几年的学习生活中应给予学生丰富的就业思想教育,使广大毕业生能从容应对就业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二、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除了学历歧视的现象之外,目前我国招聘市场还存在严重的男女性别歧视现象,我国一直宣扬男女平等观念,女大学生占据高校生源的很大比例,尤其是师范院校中的女生数量明显多于男生,但在实际就业中,许多用人单位会直接标明只招男生,男女待遇不同还体现在薪资上,很多同样岗位,男女员工的工资也不一致,男生工资金额会高于女生。还有大量企业只招收有经验的员工,为了企业利益考虑,减少培训成本,而拒绝刚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还有诸多其他原因如户籍地域的限制、身高形象的歧视都是目前我国招聘市场的乱象,此类就业歧视现象严重破坏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程度,流失了大量优秀人才,造成人才浪费,大学生四年的学习却无施展之处,使大学生丧失就业自信,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1]。

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下,大学生首先面临的思想问题是心理素质普遍较差,自卑心理严重,这尤其表现在一些一般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身上,由于自己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对于心仪岗位不敢进行争取,对自己的评估过低,这种心理即使在面试一些合适岗位时也会是毕业生表现拘谨,无法展示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年轻的精神气质。此外,大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社会,离开了熟悉的校园环境,急切寻找一个安身之处,这造成许多求职者的心里焦虑急躁,渴望找到证明自己能力的平台,草草签订就业合同,而实际工作后开始后悔,得不偿失,思想过于偏激,造成自己工作的不理想和人生失意。还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因为了解到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便在心里产生恐惧就业的想法,这种想法尤其表现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屡屡受挫的毕业生身上,由于一时工作的不顺,便对整个人生失望,开始逃避前途命运的选择。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建瓯爱与课程体系,在校园中设置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让学生大方倾诉自己的就业苦恼,并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和心理课程,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惑。让学生加强自我心理调试,进一步减轻就业心理压力,在就业前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特别优秀,就业很容易,要用理性的眼光来对待就业,减少心理误区,并要学会通过适当的大哭、大笑、倾诉等方式来宣泄就业压力,还可以通过运动来转移注意力,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最重要的是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在困难面前不至于退缩。

(二)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分析

首先应该原地不动判断伤情。在周边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即排除周边环境有明显的安全隐患),摔倒后最好的做法是原地不动,可以先尝试轻轻活动摔着的部位,如无大碍则可缓慢起身。

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一)教师水平和学校课程设置的高要求

与自卑心理相对应的另外一种是自负心理,自负心理是由于个人对自我的认知期望过高,与实际情况有偏差,并产生傲慢的情绪。大学生在就业中产生的自负心理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家庭和学校的保护过多,沉浸在象牙塔之中。另一方面是个人择业观过于功利主义,梦想找到一个薪资高、工作轻松、环境舒适的工作环境,更是蜂拥进大城市,希望能一展才能,这种就业观念便出现了严重偏差,造成大城市好工作的竞争人满为患,而祖国真正需要人才建设的地区却仍旧缺乏高水平人才,大学毕业生应尽早转换这种择业观念[2]。

(二)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

我国高校对于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不够重视,高校的相关课程开设较少,课程内容认识浅显,对于学生的专业学术知识传授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而忽略了学生毕业后就要投入工作的这一基本现实,没有在大学生活中及时对学生的就业思想进行教育。很多高校只选择在大四要毕业的期间,开设就业讲座,而学生普遍没有做好准备,听完讲座无法学以致用,没有足够时间留给毕业生沉淀和体会,应该将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贯穿大学学习课程的始终,针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课程。同时,有关课程的内容严重匮乏和脱节也是一大原因,教材的落后,没有跟进最新的就业形势,这些都成为制约高校就业发展的瓶颈和阻碍,应该针对新时期的就业形势提出科学的指导意见,有效切实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3]。

学校是教授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而社会工作要求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这暴露了高校的就业教育与社会脱节的重大问题,教师根据教材来讲授就业知识,没有紧跟时代发展进程,缺乏基本的时效性,与社会的结合不够紧密,对于目前大学生所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不能结合社会实际进行疏导和教育,这使得课程形同虚设,无法起到真正的就业作用。另一大原因是高校长从事此类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工作队伍作为工作的主体,丰富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水平是进行实际教育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落后,实用性较低,学生不喜欢上此类课程等等问题,很大原因就是来自于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健全、不合理。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队伍仅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部分是学院书记和年级辅导员,另一部分就是就业指导老师。无论学校招生人数的如何增长,就业指导的教师队伍一直保持不变,这无法实现每个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大多只是通过开会和开课来讲授给学生听,无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情况理解自己的就业选择和行业追求[4]。

(三)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高校应与当地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能够体验企业的工作氛围和优秀文化,避免学生只在学校的象牙塔中迷失方向、禁锢思想,让企业活动走进校园,让校园教育涉足企业,这样的合作不仅丰富了学校的就业教育,也能够为企业提供优秀人才保障,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也能激发学生的就业兴趣。

四、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非常重视的一项民生工作,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单位,有责任有义务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和提高,让广大莘莘学子不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健康的就业心理,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净化人才招聘环境,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猜你喜欢

毕业生心理思想
看见具体的自己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思想与“剑”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心理感受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