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生活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2019-01-13罗春愈
罗春愈
(广东省珠海市第七中学 广东珠海 519000)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侧重于学生适应未来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搭建教学平台,有效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尤为重要。考虑到学生活动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催化剂,新课程理念倡导在教学中进行学生活动的建构,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和实践,使他们在活动中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彰显育人价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经常受课时、条件、形式等原因限制,学生活动的有效性不强。那么,教师如何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出发,构建可操作且可评价的学生活动平台,并以此为载体,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下面,笔者从4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体验型、综合型、探究型和实践型等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1 构建体验型活动,引领学生价值,形成生命观念
理解生命的本质是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育价值。生命教育的本质则是指生物课堂教学中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生命历程中生命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生物学教学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念。生命观念的形成可以指导学生探索生命活动规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深入理解生命本质的一种方式。喜欢体验是学生的天性,因此,构建体验型活动,如创设情境、观察制作、模拟实验、游戏竞赛等引导型、探究型、应用型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生命观念。在体验型活动中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①注重活动的可操作性,尽量精简、难度适宜;
②注重活动的体验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亲历体验、交流与合作、实现升华;
③注重活动的育人性,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平衡,凸显学生对主体生命性的关注。
如,在“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中,笔者课前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收集不同形态的骨,课上分组展示并观察骨的形态和特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实物,认识各种骨。接着,学生分组体验“观察长骨”活动,解剖和识别自带鸡、猪等动物的长骨的结构和功能,在交流讨论中了解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另外,笔者带领学生体验“分析骨的成分和特性”活动,并创设骨折救护的情境,让学生模拟情境,在情境中体验、感悟,使学生重视运动保健知识,识别并自觉养成坐姿、站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如,在“模拟自然选择”活动中,笔者创设“星球大作战”情境:在星球中有一群相似长相,但是喙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豆豆鸟,它们以豆子为食。然而,星球上的豆子却越来越少,各种豆豆鸟为了守护自己的家族,开启了激烈的星球大作战。活动中,学生每八人一组,分工合作,一人计时,另一人计数和监督,四人分别用镊子、解剖针、勺子、晾衣夹子工具扮演不同喙形的豆豆鸟,其他成员后补,限时闯三关,依次在1 min、40 s、20 s内从盘中啄取20粒豆子。那些啄食足量的为幸存者,不足者被淘汰,每个幸存者有1个后代参与下一轮的闯关。这样让学生参与情境体验,体验模拟活动,获得形象、真实、生动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自然选择的意义。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勺子喙型豆豆鸟闯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而针型、镊子喙型豆豆鸟又为什么会被淘汰呢?闯关中,同样是勺子喙型,为什么有的可以存活,而有的却被淘汰了呢?在活动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从直观体验上升到理性理解,理解进化与适应的生命观念。
课堂上,教师巧妙运用类比、建模、情境、观察等方法构建体验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真正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并能主动联系自身与生活实际,科学地看待问题,在达成生命本质的“价值引领”过程中,感知生命的价值与活力,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念,唤醒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本质,实现育人的初衷。
2 构建综合型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发展科学思维
生物课程是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能激发学生探索,培养其科学思维,真正体现生物学“科学课程”的本质。考虑到综合型活动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沿阵地,它的“综合”主要有四层涵义:学科综合、资源综合、形式综合、内容综合。因此,构建综合型活动时,教师需要运用综合型的逻辑思维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采用多种形式,整合资料,融会贯通各学科内容,以问题为驱动,注重训练和发挥学生的归纳与总结、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能力,使学生从感性现象到探索和解释生命现象及规律,逐步引导学生深化思维,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如在“预测一对夫妇所生孩子的性状表现”活动中,笔者课前先指导学生分组准备好父本基因型Aa和母本基因型Aa等已被标记基因型的染色体卡片模型。课上,教师运用物理染色体建模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模型演绎,讨论分析:配子是什么基因型?子代是什么基因型,具有什么性状?和父母的性状是否相同?接着,学生代表上台进行模型演绎与推理。学生通过对染色体模型的应用来探究问题,从中获取知识,从形象的染色体变化过程中上升到理性的性状遗传规律认识,根据概念知识,归纳出规律性内容,培养科学思维。
如在“制作伸肘和屈肘模型”活动中,笔者课前先引导学生熟悉活动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学生准备好硬纸板、橡皮筋、气球、竹签等材料,并查找相关资料设计模型制作方案,为活动顺利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学生分小组合作进行模型制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找出改进的方法,使学生通过感性材料和创新设计加深对原型本质的理解。接着,各组派代表交流演示模型,联系杠杆和屈臂的工作原理,讨论分析:肘关节屈肘和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如何?骨的杠杆运动和物理学上的杠杆运动有哪些相似之处?通过模型构建、模型制作、模型分析和模型应用让学生理解骨骼肌的特点及其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激发学生探索,引导学生从感性的模型认识提炼出理性的规律认识,发展其科学思维。
构建形式多样的综合型活动,既能让学生获得生物知识,又能启迪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综合等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辩证、批判性地探讨,总结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科学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发现和创造的思维轨迹,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
3 构建探究型活动,锻炼学生能力,体验科学探究
探究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各种教学方法是生物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点。因此,笔者根据本校的实际条件,发挥本土优势,改进创新实验,构建探究型活动,组织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引导他们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身的探究技能,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构建探究型活动,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引导学生提出可探究的问题,以“问题、计划、研究、分析、评价、反思”六个环节来实施,注重探究时间的分配,在活动中将动脑和动手相结合,拥有适度的自主权;
②教师要充分发挥活动中的积极主导作用;
③对活动要进行科学评价,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探究报告。
如,在“探究蚂蚁的行为”活动中,考虑到蚂蚁太小、深秋很难捕捉等原因,在课上很难顺利完成。家蚕又易得方便,网上直接购买即可。因此,笔者引导学生用家蚕替代蚂蚁,提出问题:探究家蚕喜欢吃哪种叶子呢?提前两周布置任务,学生分小组合作设计活动方案,课后购买家蚕,采集等量、新鲜的桑叶、大红花叶等叶子,在纸箱内将各种叶子铺成一个圆形,在圆形中心处放入8只饥饿的家蚕,每隔20 min观察一次家蚕的取食行为,记录每种叶子附近停留家蚕的数量,并连续观察几次。同时,学生将活动过程拍照、收集视频,用小影等手机视频软件制成微课,并将本组的探究报告制成PPT。在成果分享环节中,各小组代表展示探究过程,深入交流评价,继续完善活动。课后,学生在已有探究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校园内的非洲大蜗牛等动物的取食、防御等行为。这样,课前探究和后续研究交相呼应,既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动物行为的乐趣,提高课堂效率,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氛围,体验分工合作的过程和意义,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素养,树立实事求是,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又如,在“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节课中,为了充分利用校园资源,活跃课堂氛围,笔者课后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分组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探索校园内动物对植物生活的影响,讨论内容包括:活动地点、观察对象和设备,确定实验组合,明确活动的步骤等。课堂上,先组织学生在校园内结合探究计划自主合作完成探究活动,并采集相关活动素材。一些小组探究了动物对鬼针草和苍耳种子的影响,一些小组探究了人类对含羞草应激性的作用,一些小组探究了大红花花粉黏液对蜜蜂采蜜的影响……,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搜集活动照片、视频及实物等,组间交流分享探究过程,评价整个探究活动。这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在合作和交流中共同成长,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辩证的观点培养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利益关系,并形成关爱动物的意识。
构建探究型活动,增进学生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进行深度探究,思维层次递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体验探究过程的艰辛,锻炼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4 构建实践型活动,塑造学生品格,践行社会责任
生物学科中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理解的个人和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判断,努力解决生活中生物学问题的责任和能力。树立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健康文明的使者,应注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融合,学会相互合作和分享。因此,构建实践型活动,让学生深入挖掘教材,领悟生物学的应用价值,本着理性化、科学性的态度,学会关注社会热点,运用知识与技能去探索问题,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
如,在“我国的动物资源与保护”课堂中,笔者提前10 d给学生布置“角色扮演——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活动任务,请每组抽签选取一种稀有动物的角色扮演,小组分工合作,收集本组所扮演动物的基本信息及其与人类关系的资料、相关的宣传和保护措施,以第一人称编写脚本,并利用空闲时间排练表演。此外,各组整理资料信息,制作PPT。课上,各自代表进行角色扮演并用PPT、视频展示,介绍该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宣传保护该动物的具体措施。在展讲环节时,师生互相提问,在交流和讨论中思维相互碰撞,使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并对动物资源的现状产生忧患意识意识到关爱动物和保护动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提升其情感价值观。
如,在“遗传病和人类健康”这节课中,笔者课后布置学生小组合作查找遗传病的相关案例资料及其预防措施,在课上分组展讲、讨论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活动中可以了解遗传病及其在活动中的危害,了解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并关注预防遗传性疾病,明白生物学知识与维护人类健康和提高人口素质的密切关系。
再如,在“蒸腾作用”教学中,笔者布置个性化拓展作业,让学生撰写爱护植物的温馨标语提示和在每年的植树节自愿参与植树义工活动等学生在完成这些拓展作业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共建生态家园的社会责任意识。
教师构建实践型活动,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渗透教育,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做出适当的策略和行动,在情感渗透中塑造学生品格,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 结语
笔者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学生活动的教育功能,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出发,充分合理地构建学生活动,引领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思维习惯,在活动中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发展科学思维,体验科学探究和践行社会责任,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总之,学生活动的设计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为生物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也为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