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出小学生精彩童年
——刍议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2019-01-13冯艳秋
冯艳秋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太源乡中心小学,江西 抚州 344503)
引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拼音当属学生面临的第一个关卡,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拼音只是一种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所以想让小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认识并应用拼音并不容易。为提高小学生的拼音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学会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此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语文学习的欲望,继而以拼音带动学生的语文未来发展。
一、互动教学法
新教育改革使得各个学科的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1】。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中也是如此,以拼音教学为例,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采用的多是让学生被动记忆的方法,但是新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应该组建生本课堂,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因此,在现阶段的拼音课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树立以学生理解为主的课堂教学理念,通过尊重学生主体意愿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拼音的认识。
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互动教学的方法,利用学生的参与调动学生的热情。如因为小学生更喜欢色彩丰富的事物,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根据此,以图画的方式结合互动对话的模式组织拼音教学活动:在“a、o、e”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副乡村情景图(图片展示的是一个阿姨带着她的儿子坐在门口看公鸡的情景),然后以互动对话的方式结合课堂知识,让学生在根据图画思考“这幅画中画了什么内容”这一问题的同时,学会“a、o、e”的读法,例,学生:我看到了一只大公鸡。教师:那么这只大公鸡在干什么呢?学生:它在打鸣。教师:说的很对,这是一只正在打鸣的大公鸡,你能不能模仿一下大公鸡打鸣的声音呢?学生:喔喔喔。教师:对的,大公鸡打鸣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就是“o”的声音,你们看,当我们模仿大公鸡打鸣的时候会将嘴巴变得圆圆的,圆圆的嘴巴发出来的就是圆圆的“o”。在这一方式中我们采用了对话的方式,其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的增长。
二、合作学习法
拼音的学习质量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础【2】。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教学中,为提高拼音课堂的教学质量,我们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教会学生科学的拼音记忆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在拼音学习方面的可持续成长。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也利于唤起学生的拼音学习兴趣。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比较活泼,其在学习中常常会受到新鲜、动态事物的吸引,所以枯燥的讲述模式很难唤起他们长久的课堂注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如合作游戏等比较动态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读拼音,如在拼音的拼读练习课中,我们就可以开展“找朋友”游戏,让一个小组的学生扮演声母,另一个小组的学生扮演韵母,由教师随机说一个音节引导学生开展找朋友游戏,如当教师说“qie,切西瓜的切”时,学生“q”和“ie”就应该立刻站在一起并大声拼读“qie,q—ie—qie”。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我们采用了趣味的合作游戏方法,其不仅能让学生在趣味的游戏中得到语文知识的学习,继而发现语文学习的魅力,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巩固学生之间的情感,继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核心素养,同时,在这种模式中我们也利用了学生的亲身参与,因而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此种模式也能较好的唤起小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
三、故事表演法
实际教学研究证明,学生能更好的记忆并理解经过亲身体验而学习到的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拼音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应该科学的借助学生的课堂参与,以动态故事表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得到知识的巩固。
如在拼音“u、ü”区别的教学中,因为小学生经常会弄混这两个拼音的书写方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借助故事表演的方法,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双胞胎小u和小ü(其中小ü总是戴着一顶有两个小黑点的帽子),由教师扮演小u的朋友,以“你是小u吗”为故事主线进行表演活动。例,教师看到小ü后询问“你是小u吗?”,扮演小ü的同学就应该指一指自己头上的道具帽子然后说“不,我不是小u,我是总是戴帽子的小ü”。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我们采用了故事表演的方法,其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的记住u和ü这两个拼音符号的区别,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让学生在趣味的表演氛围中愉快的进行拼音学习,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让学生分小组自编剧本进行辨别故事表演的方法,在提高学生表演能力、表达能力等语文技能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四、总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拼音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转而采用一些更符合学生心理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以此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多彩的童年,在知识理解中体会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