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1-13杨璨

魅力中国 2019年4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教师主体

杨璨

(武宁县澧溪镇中心小学,江西 武宁 332311)

在传统模式下我国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往往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在体育课中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体育活动,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要求也没有给出区分,因此,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发展受到约束。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提升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自我锻炼能力,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则扮演指导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更加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学环境,给足学生自我锻炼的时间,利用农村有效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一、当前我国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阻碍学生自我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足

无论是任何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目前我国农村体育教学中,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并不感兴趣,有些学生在遇到体育课时会向老师请假,或者在教师安排完体育活动项目之后不去按教师要求参加,内心对体育课程充满了抵触,因此对于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与遇到了严重的阻碍。

(二)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现阶段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主要是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会在课上为学生重复的做体育运动示范,要求学生统一跟着教师的步伐和节奏学习并完成相应的体育活动,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没有充足的自我锻炼时间,这样的课堂模式教师占据主体的地位,学生只能按教师的动作去学习或者去模拟练习,根本达不到自我锻炼的目标,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不利于其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为形成自主能力奠定基础

哲学上讲究意识决定行为,其实是有实际意义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对于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促进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首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我锻炼能力的重要性,将学生原有的被动学习有效地转换成主动学习,真正的喜欢上体育课,并能切身感受到自我锻炼能力的提升与进步。体育教师教学并不能仅限于传统的操场,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自主意识,体育教师可以向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借助于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定期向学生展示体育活动知识,可以通过体育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对于自身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各种体育运动视频,可以是国家奥运会的运动员积极锻炼的视频,学生以运动员为榜样,自然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独立的自我锻炼意识,提高其自主锻炼能力。

(二)密切师生感情,确立教师的偶像地位。

在农村教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程度颇深,因此体育教师需要重视与学生之间师生感情的培养,向学生传达自身对于体育的感情,同时可以向学生讲述自身在体育学习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在提升自我锻炼能力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并能体会到提升自我锻炼能力的重要性。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作出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给学生营造一个让他们主动参与的气氛。老师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多给予学生关心和鼓励,让他们能够迎难而上,不惧艰难。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向学生展示自身作为一名人民体育教师所具有的积极乐观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首先自身应该做好主动的自我锻炼活动,学生看到教师尚能如此积极主动的参加锻炼活动,必然会更加积极的去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活动,长此以往,学生慢慢的会把教师当做自己的学习偶像,在提升年自我锻炼能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真正成为一个体育能人。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将体育课堂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自己,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自我活动时间,活动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形成独立自主的体育锻炼模式。教师应该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将新课标要求的自主训练落到实处。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自由组合形成体育训练小组,在锻炼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作业目标以及锻炼时间,教师切不可以给学生安排过多的体育锻炼项目,避免有些学生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放弃体育学习。在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一位学生展示自己所学到的体育动作,若发现学生在自我锻炼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应该及时的给其指出,从而提高学生继续锻炼实践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以达到突出学生为主体的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阻碍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提高的因素众多,为了进一步相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首先需要增强学生对于体育自我锻炼的兴趣,用良好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同时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密切师生感情,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程学习效率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其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从而提高自我锻炼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紧跟时代步伐发现更多适应教学发展的新方法、新策略。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教师主体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