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网页设计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019-01-13闫学忠
闫学忠
(河北省固安县公主府小学,河北 固安 065500)
一、网页设计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1、搜集教学需要的背景知识;2、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3、开辟小学语文阅读网站;4、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二、运用网页技术极大地延伸了课堂容量、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行创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新课标强调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就必须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而网页技术的运用可以拓宽教材内容、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
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顺序,要研究如何突破课程中的重、难点,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上较难的部分,教师要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对教材中操作性较强、实用性较大的内容,教师要适当增加学习内容。而网页技术的运用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会创新。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能以教材论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差别、兴趣、爱好等,分层次进行网页设计来方便教学,做到创造性地“传道、授业、解惑”。
三、运用网页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的刺激,使学生乐于接受,又体现了趣味性原则。计算机友好的人机对话功能,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如讲六年级语文课时,我这样设计:课前让学生自己上机查找和本课有关的知识,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内,对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在讲课时进行归类,各抒己见,发表对这篇课文的看法,在我们学校的校园网站上,每课后面都有学生学习过这篇课文后的评价,有对老师讲课方式的评价,有对这篇课文结构的评价,有对人物的评价,有的谈对好词好句的理解等。
学生是电脑操作的主体,交互演示为学生的创新的观点提供了场所,实行双向教学。这一点与一般的教学手段不同。一般的教学都是单向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不能主动地发挥。而以网页设计形式的习题课,是以学生为中心,教与学相结合,不但画面清晰,信息反馈及时,而且通过人机对话,学生能发挥主动性和灵活性。又由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控制学习进度,所以又达到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目的。进一步促进学生产生更多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操作,题目答对,就进入高一层次的练习;答错,则给出错误信息,并再重复同类型的练习。同时也可在程序中加入小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使学生像打电子游戏一样努力进取,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网页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路,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创新思维逐渐展开了。
四、运用网页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开辟“信息共享”。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当今,网页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出现,给我们提供的大量的信息,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局部网,用离线浏览的方式,把一些著名网站如“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基础教育网”“k12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等安放在学校局部网上,供学生在上课和课后阅览,学生很容易就能获得大量的语文知识,包括课内和课外知识。学生还能通过局部网上传自己的小论文、图片、影像、动画,参与学校的信息库的建设。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许多学生不满足书本知识,总试图获取更多的信息,这是学生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此,我们的教师要采取多种途径,创造“信息共享”。
五、网页技术的运用促使了教学评价灵活多样,更有利于学生创新。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能检验学生一节课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鼓励,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网页技术的运用促使了教学评价的方式灵活多样,可采用师评、自评、互评等。
六、运用网页技术提供了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便于学生创新。
利用信息技术学科工具性特点,教学中,教者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信息,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实践和锻炼。这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过程中的“信息”,就是指与学生各科学习内容相关的有意义的知识。在加强教学整合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学会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网页技术必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探索的教学环境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上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努力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开展运用网页技术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工作,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有时代竞争力的祖国未来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