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诗里的健康智慧
——煎中药讲究多

2019-01-13严忠浩

保健医苑 2019年6期
关键词:煎药药渣汤剂

◎文/严忠浩

病中感怀

李煜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

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

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煎药是病中的常事,唐诗中很多首诗中都有煎药的描写,如白居易《病中赠南邻觅酒》中“头痛牙疼三日卧,妻看煎药婢来扶”,李中《秋夕病中作》中“煎药惟优涩,停灯又怕明”等。

煎药是我国最古老、最常用的一种制作中药汤剂的方法。用中药治病,无论是用单味入药,还是用多味药配成方剂应用,都需要加水、酒或其他药液煎制成汤剂后,才能服用或者外用洗浴、含漱等。煎药的程序虽然简单,但包含的学问却不少,它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因此煎药是有很多讲究的。正如《医学源流论》(清·徐大椿)中所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那么,怎样煎药才能有效地发挥中药的作用呢?

合适的煎药容器

千年来传统的煎药容器是陶瓷制的砂锅、瓦罐,因为它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起化学反应,并且传热慢而均匀,不易糊锅,经济实惠。如果没有砂锅、瓦罐,可用不锈钢、搪瓷锅、玻璃器皿代替,但一定不能用铜、铝、铁等金属容器,因为金属容器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会影响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目前医院、中药店的煎药房多选用“自动煎中药机”,可自动控制煎药温度、时间、滤过药渣和煎药包装,既卫生又方便。

煎药的用水量

煎药通常只要用干净的饮用水即可,如自来水、井水等。煎药的用水量是根据中药的性能、具体服用要求、药物的大小以及药味的多少而定的。首先,在煎药前一般中药要用冷水充分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类为主的中药可浸泡1小时。然后再加水煎煮,加水量通常是药物的5~8倍,或者高出药面3~5厘米为宜。第二煎加水超过药渣1~2厘米即可。

煎药的程序

根据中药的质地不同,煎药的方法、程序也各不相同。有些中药不宜与方中其他药物同时入煎,应分别情况,区别对待。

1.先煎: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如寒水石、石膏、赤石脂、灵磁石、紫石英、牡蛎、石决明、珍珠母、龟甲、鳖甲、水牛角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要先煎1~2小时,久煎能减毒或去毒。有些植物药先煎才有效,如石斛、天竺黄、藏青果、火麻仁等。

2.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木香、藿香、豆蔻、砂仁、沉香、降香、玫瑰花、细辛、青蒿等。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还有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也要后下,应在煎好前10~15分钟入煎。

3.包煎:包煎就是把药物装在小布袋内入煎。花粉类中药,如松花粉、蒲黄等;细小种子果实类中药,如葶苈子、菟丝子、苏子等;细粉状中药,如六一散、黛蛤散;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如秫米、浮小麦、车前子等;附绒毛药物,如旋覆花等,均应包煎。

4.烊化:胶类或糖类药物,如阿胶、龟甲胶、鹿角胶、蜂蜜、饴糖等,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中烊化服用。芒硝、玄明粉等可溶化后,冲入汤剂中服用。

5.另煎:一些贵重中药,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可另煎取其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6.冲服:一些难溶于水的贵重药物,如牛黄、三七、麝香等宜研成极细粉加入汤剂中服用,或用汤剂冲服。

7.榨汁:需取鲜汁应用的中药,如鲜生地、生藕、梨、韭菜、鲜姜等,榨汁后兑入汤剂中服用。

煎煮的方法

煎药时,一般沸前宜先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煎药时间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通常解表药物和芳香性药物,煮沸后改用小火,头煎时维持10~15分钟,二煎时10分钟,避免久煮而影响药效。滋补类中药头煎时,则在煮沸后用小火维持30~40分钟,二煎时25~30分钟。一般性药物,头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汤剂煎好后应趁热滤过,尽量减少药渣中煎液的残留量。煮煎时应注意先煎、后下等特殊操作要求的药物。

每剂中药宜煎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这样可以充分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提高药效。煎煮时应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万一煎干或煮焦,就禁止药用。

煎取药量应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2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300~400毫升。煎煮好的药液应当装入干净的容器内。

上述可见,煎中药的学问,讲究还真的不少呢!

猜你喜欢

煎药药渣汤剂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伤寒论》对于现代中药汤剂制作的启示
有些中药渣要挤汁
为老父煎药(外三首)
阿拉套大戟药渣化学成分的研究
美洲大蠊药渣制备壳聚糖工艺的优化
如何计算煎药的时间
中医院中药煎药室医院感染源的识别及应对措施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