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景观生态性意境空间的营造方法

2019-01-12吕海波

建筑与装饰 2018年21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意境景观

吕海波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8

前言

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同时也对生存的环境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全球变暖、空气雾霾、土壤污染、水环境恶化等等纷至沓来。时至今日,人们在反思之余,逐渐形成一定的共识,要在科技的发展中找到治理环境的良方,在人口不断增加,资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如何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如何满足人们从基本物质生活的需求到满足精神层面的追求?如何让人们充分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景观设计的内涵与外延更加广泛,各种处理手法与先进理念都在尝试。笔者认为面对生存环境恶化的现状,景观规划设计人员责无旁贷。首先,要抓住景观设计是空间设计的本质,从空间构成角度来考量景观设计,做到形式与功能真正的统一。其次,要继承传统园林对“多方胜境,咫尺山林”意境的追求,在景观空间的意境营造中实现艺术审美与人类发展的共同进步;最后,要借助于景观生态学设计思想,在创造景观意境空间时以生态研究方法解决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人类与自然之间并非仅是简单的单向关系,而是复杂的双向关系,协调好这种关系即是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要营造生态性的意境空间。

1 园林景观空间的构成分析

人类从“筑巢以避风雨”的原始追求到“上栋下宇”的简单梦想,再从“钢筋水泥森林”的笼子生活到自然社会的回归向往,这一漫长探索过程无不反映人类对空间的追寻。现代景观设计大师盖瑞特·埃克博曾说:“空间”是设计的最终目标。

景观规划设计归根到底可以说是空间设计,而且景观空间具有多重性,它由诸多景观元素所构成,又通过匠心独具的设置把不同的艺术融合到一起形成艺术空间,置身其中能使人感受到自然的无限美好,引起对人生价值、命运的沉思。不过,不同景观元素构成的景观空间不同,且其意境往往差别很大,即便是在同一尺度下的不同元素的组成,效果也不尽相同(图1)。

图1 园林景观空间的主要构成

1.1 建筑空间

建筑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由其组织构成空间的意义重大,往往对意境的产生起着决定作用。建筑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放在场地之中心,而是应该融入景观之中。首先,中国古典式园林或者民居是以院落为主要组成单位的,而这种院落是由单体的建筑小品通过一定的形式组合而构成的建筑空间。这些古典的建筑小品风格飘逸、构筑精巧,主要包括宫殿楼阁、厅堂轩榭、围廊曲桥、亭台碑塔、门楼影壁、牌坊云墙等等。古人将这些景观元素或一或二罗列,或三或四搭配,围合成一个个静谧的空间。它们布置的或对景,或借景,或显现,或隐藏,总能显示出匠意的精巧。究其原因,皆因功能考虑周详,格局布置合理,空间层次丰富。其次,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建筑小品在空间的营造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近年以来,景观设计中出现大量的西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建筑小品,无论是罗马柱的亭廊还是大出檐坡屋顶的茶室,也不管是有着兽头的水幕墙抑或是青砖白墙灰瓦的景墙,不论是多重的跌水盘还是精巧的石灯笼,不论是欧美风还是新中式,建筑小品仍然是组织空间的重要元素。

1.2 植物空间

由植物景观元素构成的空间随处可见,从花境到树阵,从绿篱到密林,这些植物景观无不存在着空间的组合。其一,从种植形式上来说。从防护林带到孤植的珍树名木,从自然的植物群落到秩序感的行道树,都包含有空间的构建或界定在其中。其二,从植物的形态搭配上。不管是高低错落还是疏密有间,也不管是灌乔搭配还花灌搭配,也都体现了空间的围合与开放。其三,借助地形的高低起伏,植物群落能更好地围合、遮挡、显现空间。不管是作为宅间绿地分隔的地形变化,还是作为植物背景或者围合“边界”的地形变化,都能改变观者的视线,丰富空间的层次。在有限的空间里,地形变化将给观者以视觉错觉,配合植物的爬高就低,以达到模仿自然山林的目的。

1.3 山石空间

山者,天地之骨也。景观设计非常注重运用山石来构筑空间,它种类多样、风格各异,组合方式较多,富于变化,与庭园中的建筑、植物、水体交相辉映,丰富了景观空间,能创造小中见大,常中见奇的效果。其一,雕塑空间。不管是“透、漏、瘦、皱、丑”的观赏石,如留园的“冠云峰”,还是三五成群的置石,如拙政园的“海棠春坞”,都被当作抽象的雕塑来点缀空间、映衬空间。其二,主题空间。不论是千奇百怪的石林,如狮子林的“指柏轩”前院,抑或是形成瀑布跌水的假山叠石,不仅是单独的构成主题景观,还与相邻的景观空间形成对比空间、组合空间。其三,边界空间。象犬牙参差、大小各异的驳岸石,如瞻园的北部水景,或是高低错落、转折起伏的蹬道石阶,都是起到形成过渡空间、分隔空间的作用。其四,标志空间。不论现代化住宅区入口的题字石,还是大型公园的标志石,如无锡安镇的“和泽公园”,都是对景观空间一种标识。

1.4 水体空间

相对于山石,水体对景观设计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典园林里几乎是“无园不水”, 而现代景观中水体空间也是重要的景观要素,这是因为人类自古以来逐水而居,对水有种自然的亲近感,而且水体的周边地域是人流最为集中、功能最为丰富的地区。首先,江南园林因为占地较少,其布局多是以相对较大的水体为中心,建筑小品向心的分布在周围,从而达到围合空间的目的,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天地。当然,也有以较窄的溪流通过蜿蜒曲折的布局来塑造景观的,配合以两侧的植物、山石形成开合收放不断变化的空间。其次,皇家园林因为不受到用地的限制,其水体有大有小,除了建筑围合水体,还有水体在外侧再次围合建筑小品的处理方式,这样就形成了多层次的景观空间,而大水面可以使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最后,现代景观中新式、西式水景运用更为广泛,其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水幕墙的使用,水幕的产生与停止,使得水幕前后的空间发生不断的变化。又如西式跌水盘,一般布置在场地的中心位置,形成视觉的焦点,从而使整个场地形成一个较为“虚”的围合空间。再有就是喷泉,不管是旱喷还是雾喷,都能从某种程度上分隔空间。

1.5 综合空间

上述几种景观元素单独构成空间的情况并不多见,这是因为,景观空间一般不是单一性的,而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空间。其一,景观空间是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构成的。不同的景观元素经过不同的组合效果不同,即便相同元素因其组合形式不同空间效果也不相同。以前述的几种元素最为主要,其他的如地形、园路、桥梁等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二,景观空间常常是互相流通的,分隔比较自然而不随意,遵循一定的规律。有人说景观空间是“围而不隔,隔而不断”,实际上景观空间是既联系又分隔的,或者说是通过空间来联系与分隔,从而形成“并联”或“串联”的布局,或者是“向心”或“离心”的形式。总体上以开放的小空间来围合大空间,或者是围合的小空间形成大的开放空间,从而形成大的景观组团。当然,单一性的景观空间也是存在的,只是组合的景观空间应用更为广泛[1]。

2 古典园林意境的传承需求

从与自然山水“比德”,到“隐逸”思想的产生;从向往“天人合一”,到达到“外师造化,内得心源”的境界。我国的先哲们在古典园林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以山水画、田园诗为基础,不断汲取绘画、书法、文学、哲学等多种艺术的营养,融汇在一起形成系统的理论,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这其中诸多文人画家更是亲身参与,与造园工匠相互学习,在营造精巧的园林景观的同时赋予其深远的意境,以实现意境与人工环境、人文历史的融合。

因为某些原因,西方景观设计理论往往忽视中国传统园林景观及其对于意境的营造与追求。作为后来者,应该传承古人造园的灵魂,即利用有限空间的景物通过精心设置来引申或联想等方式从而实现的景观中的意境,也就是说观者要通过自身的感官来感受周遭的景物、空间、氛围而升华成意境。为了更好地领会园林景观在形式、色彩、声乐以及质感等方面的意境之美,不仅仅凭视觉,还需要结合听觉、嗅觉以及触觉等途径综合来感受(图2)。

图2 古典园林意境的感受类型

2.1 视觉

景观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即为视觉上享受,因而视觉创造的景观意境也为最多。首先,古典园林建筑色彩清新淡雅,粉墙黛瓦,木柱石阶,与自然山水、植物构成和谐的景观。庭院式的空间围合,亭台楼阁的布局,回廊的空间分隔,围墙漏窗、园门的样式选择,都是意境空间的精心设置。其次,奇石假山所形成的咫尺山林,不论“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还是狮子林的“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居万山间”,抑或个园的“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都深藏师法自然的境界。再次,景观水景的灵活运用,飞瀑流淙的气势,溪水潺潺的温情,一泓秋水的内涵以及跌水喷泉的跃动,都体现设计者的匠心独具。再次,四时花木的缤纷色彩,不管是“春山杏林”还是“曲院风荷”,不论是“菊湖云景”还是“西山晴雪”,都深蕴着时空变化的意义。最后,光与影在景观中也常常被运用,丰富景观层次的水中倒影,墙上斑驳的树影,檐前、漏窗里的倩影都使意境格外深远,像“金莲应日”“三潭印月”“雷峰夕照”等等不胜枚举。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夜景照明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景观随着灯光的变化形成不同层次的意境,灯光需要根据景观的布局方式、建筑风格、绿化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丰满其美学效果来渲染气氛、产生意境。

2.2 听觉

清风徐来,飞檐上的铜铃“叮当”作响,殿中的佛像依然神态安详;夕阳西下,南屏的晚钟在苍烟暮霭中传来,谁人不迷失在综渺空灵的山峦里;空山雨后的蛙声,是否唤醒了你已沉睡多年的童年记忆;夜半的钟声又惊醒多少旅人途中的酣梦。

由此可见,除了视觉比较直观以外,听觉也在景观意境的设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声音以自身的强弱、快慢、节奏来传达信息,表达感情。庄子把音乐之美分为三类:天籁、地籁、人籁,认为天籁是最美妙的声音,是“天乐”。景观中的声音多为自然之声,其一,利用自然界的风雨来创造意境。每当风雨来袭,不论是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还是拙政园的“听雨轩”;无论是听枫园,还是留听阁,都产生美妙的音响效果,形成深邃的联想空间。其二,利用动物鸣叫来展现大自然的生命交响曲。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到“听取蛙声一片”,从“听鹂馆”到“柳浪闻莺”,无不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三,利用跌瀑溪流来创造意境。通过激流飞瀑、惊涛拍岸的回响展示生命的气势与鲜活,通过涓涓细流、溪水潺潺来诠释生命的平静与自如。此外,现代景观中运用音乐喷泉、激光音乐等高科技背景音乐的形式,配合水景中的跌水、喷泉的起落而产生气势宏大的水的交响,在听觉与视觉的配合中形成了深远的境界,演绎出令人陶醉的美妙华章[2]。

2.3 嗅觉

嗅觉在景观设计中也体现自身的魅力,它主要是以植物所散发的芳香作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境界的升华。春风化雨,你是还是在“杏花村”里品佳酿还是去“梨花坞”看千树万树的胜景?夏日炎炎,你是在怡园里“藕香榭”赏荷还是在“远香堂”里纳凉?秋风送爽,你是在留园里“闻木樨香”还是去“东篱下”采菊?冬雪飘零,你是在沧浪亭里的闻妙香室苦读还是拙政园里的“雪香云蔚”赏梅?如此的美景怎能不叫人沉醉其间?不仅如此,在“玉兰堂”里,除了观赏玉兰,更有桂花的色香宜人。而狮子林的“双香仙馆”也是冬闻蜡梅,夏赏荷花,绿荫浓浓、古意盎然。此外,同一植物在花期的不同阶段散发的香气也不同,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景观设计中除了利用植物的芳香外,还利用了新的科技,例如在跌水喷泉中加入芳香剂以形成新的嗅觉景观。

2.4 触觉

虽然不像视觉、听觉以及嗅觉那么直管,可是触觉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也让不遑多让。这是因为触觉能引导观者深入景观空间亲身体验,这种感觉与经历则进一步升华为情感,从而产生各种意境。其一,自然界的风霜雨雪使得触觉产生的感受和意境更加深远,值得回味。无论是“断桥残雪”还是“待霜亭”都能感触到季节时令的变化。其二,触觉的意境还体现在植物上。比如怕痒的紫薇、含羞草,又或粗糙程度不同的树皮,不仅有视觉上的感受,也有触觉上的体验。其三,在景观建筑小品以及铺装的选材上,也无处不体现触觉的所在。大小不一的卵石铺地,光滑或粗糙的铺地贴面,柔软的草坪与硬质铺装的反差,都使观者体验到触觉意境在景观中的运用。

不仅如此,更有人工制造的旱喷、雾喷,以及瀑布溪流带来的触觉效果使用在景观设计中。

3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借鉴意义

随着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的干扰程度也越来越严重,逐渐超出了其自身调节的能力,生态平衡也随之遭到破坏。在这种背景下,生态规划的理念应运而生。随着1969年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一书的出版,景观生态性设计逐渐成为人类整体生态环境规划的思想源泉。

景观生态思想的延伸,使得原有的景观设计理论和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土地利用规划层面,借助于3S、航拍等新技术的应用,来解析景观空间格局的基本模式——斑块—廊道—基质,协调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在具体景观设计中,需要从工程或生态技术角度来维护景观生态系统,在合理开发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恢复自然水系、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图3)。

图3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借鉴意义

3.1 维护景观基质,合理开发利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新城区的仓促拓展,高等级道路的盲目兴建,以及打着各种旗号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的无序开发,这些人类活动都使得自然景观基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了边缘效应的失效。在此种情况下,必须转变舶来的“征服自然”的念头,重新回到我们“适应自然”的轨道上来。

通过对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分析人类对自然景观格局干扰的程度和影响的深度,对人类的未来发展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性的规划,把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控制在生态平衡允许的范围内,从而维护景观基质。同时,注意边缘效用带来生物群落的丰富性以及生态效益。一方面,在规划城市新区以及高等级道路时,尽量避开大面积的开山破水,并且要封山育林育草,使植被得到一定恢复后,再进行植树种草的绿化工作。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面对各种“特色小镇”,要认真讨论研究其可行性,不能一窝蜂地为政绩上项目。确有开发价值的,也不得乱砍滥伐,需因借当地的山水资源,结合利用植物的生长现状,进行景观规划以维护本区域山水格局和自然生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3]。

3.2 分析资源斑块,坚持可持续发展

人类需求的不断扩大使得自然资源难以为继,为了实现人类生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

在运用生态性概念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协调人类在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需求,还需控制、节约资源用量,这是因为资源的斑块化制约着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为了维持资源的可持续性使用,首先要分析场地的各种因素,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规划,尽量因借场地原有地形来设计,而不能不顾现状来挖土堆坡,设计必须尊重自然。其次,设计中尽量使用可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并提高使用的效率。有限制地使用高档的材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应增加废弃的工业土地、废旧材料的改造利用。再次,在植物的配置上,应该加大乡土植物的使用量,以纠正爱用外来花卉树种、片面追求效果的恶习,从而节约资源,降低养护费用。最后,大力推广使用绿色、科技、环保的新产品,改变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充分考虑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在各种项目中的应用。

3.3 结合廊道特性,治理水系环境

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几乎所有的河道都成为臭水沟,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清澈的河水只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水环境在城市生态性的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它不仅具有在蓄水、补给地下水等方面杰出的作用,还因为它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以及维护生态系统方面的功能。

沿河流分布而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被称为河流廊道,包括河流本身,以及河道两侧的滩涂、堤坝以及临近绿带。它控制着水体和矿物养分的流动,作为一些物种的栖息地并为其迁移提供路径,同时直接影响水质。在生态性的规划设计中,首先针对水源被污染的情况,应该坚决取缔相关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废液等的直接排放。放弃化学药品的使用,让水系通过水生到陆生植物以及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净化水质,维持生态平衡。其次,要改变以往破坏水系完整性的做法,放弃河道的硬质驳岸改造,维持水体的自然形状,维护水系两岸的植物生长以防护水土。最后,在河流廊道内,满足蓄水、泄洪等需求。调整廊道周围的地形以有利于迅速排水,并充分考虑如何防止洪水的侵蚀问题。

3.4 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系统

人类生存离不开生物多样性,然而过度开发自然使得生物多样性正在丧失,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此必须设法保护物种的生存环境,因为单一的物种保护并不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要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湿地不仅是地球上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还具备其他系统所不具备的功能。首先,湿地可以提供大量的食物来源和丰富的水资源。湿地具有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各种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养,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物种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其次,湿地是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的栖息地。湿地是一些珍稀或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主要场所。最后,湿地还能降解污染水体、控制土壤侵蚀、蓄水防旱。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分解有毒物质来净化水体,同时对水体的吞吐调节,湿地补充了地下水,调节了时空上分配不均的降水。

3.5 构建景观网络,改善人居环境

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使得原有城市绿地系统逐渐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出现很多问题:以封闭的、售票的为主,与城市的联系不紧密。配套设施比较破旧,经营模式死板,管理上也很僵化。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需要重新调整原有绿地的格局,构建绿地空间结构的廊道网络和斑块网络,完善服务功能,将它作为沟通人与自然的途径和手段。首先,用开放的绿地来代替封闭的形式。更加注重利用场地的因素,打破原有的界限、围墙,使得生态化的、开放的绿地公园与临近的建筑、河流、城市街道景观等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并形成网络,大大改善了原有的城市环境。其次,在规划布局中,全面的、人性化的考虑布局的合理,配套设施如何布置更舒适,更方便于管理。同时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生态性造景。例如,对于到近交通主干道的地方的绿化配置要以防尘为主,而临近建筑的位置则应以防噪为主。最后,通过生态性规划手段,进行整体布局,充分发挥城郊绿地廊道网络的特性。它们远离城市喧嚣、把大自然的魅力延伸到城市。让大自然做功,为城市供氧、调节小气候,以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净化空气、防烟吸尘、杀菌降噪、净化土壤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4]。

4 生态性意境空间的营造方法

只有抓住景观设计的空间本质,在构建意境场所的过程中运用生态学分析与研究方法,强调人是景观的重要组分并在创造景观意境中起主导作用,同时注重景观生态学与工程设计综合研究,才能实现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人文历史的协调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为了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营造生态性的有意境的景观空间。

在进行具体的景观项目设计过程中,必须使用生态性的景观元素,运用营造景观意境的手法,来组织设计景观空间,从而才能更好地实现景观设计的目的。

4.1 景观元素的生态性应用

生态学思想的应用在生态规划层面上协调了景观的空间结构、功能及其动态变化,也使景观的优化利用和保护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通过对景观的特性分析、判断和评价,总结出最好的景观利用方案。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合理地处理好生态与生产、资源保护与开发、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具体设计中,通过协调区域的生产和生态结构,强调对功能区域的具体设计,从景观元素和材料的生态性入手,选择理想的利用方式和方向来实践景观的生态性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的生态性

景观设计中的建筑需要根据设计场所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原理,配合现代科学技术,有序地组织景观建筑本身以及与其他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使景观建筑与周边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形成真正的“有机建筑”。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实现景观建筑场所的生态性。要做好与场所内其他景观元素的配合,如何利用现状的地形进行整体布局,如何与植物材料搭配来围合空间,如何将场地雨水回收利用等等。其次,要强调景观建筑本身的生态性。比如如何更好地采光,如何采用新技术进行保温通风,如何利用绿色能源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不断出现,如建筑本身的节能、绿色环保等方面课题也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被大家所重视,在景观设计领域也应被大力的推广。

景观建筑的生态性要求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结合场所的自然环境,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采用科技环保材料,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使人、景观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5]。

(2)微地形的处理

景观设计中常需要模仿自然的山林水体,但因为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大规模的挖土堆山,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微地形的处理。对于一般的景观设计来说,微地形的处理是具有生态意义的。这是因为:其一,微地形可以在景观平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竖向的绿地面积,大大增加绿化量,并形成层次分明的植物绿化景观。其二,微地形可以围合和分隔空间。通过部分场地的下沉与抬升,与周边的环境形成一定的标高差异,配合以其他的景观元素,在视觉上形成丰富的形态变化,进而围合和分隔空间。其三,微地形与植物通过适当形式的搭配,在小范围内可以形成小环境、小气候,有利于阻止粉尘、噪音等污染物的扩散,对局部地域空气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其四,微地形处理更有利于地表径流,有利于排水,同时对于合理收集地下水及其重复利用有重要意义。

在不同的场所下,微地形的处理形式也不尽相同。比如,大范围疏朗草坪所需的地形与小场景中的假山奇石所需的地形不仅形态上不同,而且体量也相去甚远。又如,向心性的围合中心广场所需的地形与中心式的标志物的基础抬升所需的地形也因为形成景观的形式不同,而在高低和围合方向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3)植物的配置

植物元素因其随着时间而生长衰败的特性,在景观生态性设计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首先,植物元素利用其优美的姿态以及不同季节的色相变化,带来令人愉悦的观赏美。并且配合其他景观元素,形成不同形态的景观空间,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其次,植物元素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转化空气中的有害烟尘以及蒸发水分,从而达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目的。最后,植物元素的乡土化趋势。现在的一些景观设计常常陷入某种误区,大树移植、外来物种运用成风,殊不知这样往往破坏自然生态,违背自然规律。大树没有移植成活,而外来物种也适应不了当地的气候,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选择使用乡土树种,它们是大自然的演变结果。

此外,随着生态概念的推广,植物元素的利用也出现许多不同的形式。一类是从平面向竖向发展,如攀缘植物被大量使用,形成“绿墙”或者“绿色走廊”。另一类是从室外到室内发展,如架空层内的绿化种植越来越多,而室内的植物配置也越来越被重视。另外屋顶花园的美化功能也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并开始推广。

(4)水的循环利用

在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运用占有重要地位。水景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喷泉,有瀑布,有水池,有水幕,有溪流,有湖面。我国是个淡水资源严重缺少的国家,因此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合理的利用水资源。设计中使用水景,殊不知,多数水景用水都是直接接自于自来水管,这些造成巨大的浪费!不仅如此,还有将自来水用于灌溉植物、冲洗场地等等现象存在。因此,合理利用净水资源已经迫在眉睫。其次,要对雨水、生活废水进行收集再利用。国家大力推行“海绵城市”建设,其中特别强调通过“蓄、渗、滞、净、用、排”,以实现对雨水资源的收集利用。同时,通过对生活废水的收集处理,在达到规定的标准后,可重复的使用在对水质需求稍差的需求中,如垃圾场地的冲洗等。最后,设计中要减少硬质场地铺装的面积,将有些不透水地面改换成透水地面,通过雨水的下渗和地表径流、中间径流等形式形成良好的地表水循环系统。并根据情况不定时进行雨洪回灌,人工补给地下水,由此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因此,节约用水,做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生态性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应提倡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景观设计中应该坚持在雨水丰沛期尽量收集储蓄好雨水,优先利用雨水;雨水匮乏期,应减少景观用水,通常可以采用停开喷泉、瀑布等做法。

(5)材料的再利用

在我们国家,很多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设计人员,很具有中国特色。一些人为了某种需求或者目的,极尽奢华之能事,要用最好的材料造最好的景观,可结果是钱花了效果却没有见到,这就与生态性的景观设计思想相违背,对此要持否定态度。在生态性的景观设计中,在节省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需注意材料的再利用。第一,环保景观材料的使用。不能片面的追求气势、效果,而是应该注重景观的整体效果与景观材料使用的有机结合,在达到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有利于环保生态的景观材料。比如,用透水性较好的陶土砖代替花岗岩,既能节省费用,又能保证雨水及时下渗而形成良好的地下水循环。第二,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常用的材料一般为天然材料的就地取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材料的需求也在加大,废物、旧物的重新利用也逐渐被大家重视。象塑木是以锯末、木屑、竹屑等等低值生物质纤维为主原料,与塑料合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再如利用工业废渣、废料作为原材料,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制造出新材料,如煤矸石砖等等。

总之,应该坚持运用生态性思想,把好景观材料的使用关。不能盲目追求新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要做好生态材料使用和推广工作[6]。

4.2 景观意境的营造手法

营造景观意境需要遵循园林景观艺术的意境创作规律,根据意境的内涵及其所需氛围,通过运用特殊的表现手法,来营造表现人生、命运等富有哲理的多彩景象,使观者联想到无限的空间、境界,达到艺术与自然的融合,以此感悟生命。

景观设计过程中常用的意境营造手法主要有以下五种:景观建筑的布局、自然山水的模仿、植物造景的象征、艺术作品的升华以及对比要素的运用(图表-4)。

图表-4 景观意境的营造手法

(1)景观建筑的布局

景观设计中的建筑多为服务性的建筑,如茶室餐厅、游客中心、管理门房等,又或有着休憩功能的,如凉亭、门厅、长廊等。同时,景观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其存在的空间范围的,它受到同一空间内其他景观元素的影响,并影响其他景观元素。

基于以上两点,景观建筑的规划设计在其布局上与一般建筑有着明显区别。向心的布局是为了在较狭小的地域里能形成一个较完整私密的空间,而离心的布局则更多地被运用到较大规模的景观规划中,用以形成多层次多深度的景观空间。首先,景观建筑注意与周围景观环境的因借。考虑较多的是怎样利于欣赏周围景色,把周围景色“借”到自己的景观中来。其次,景观建筑通过组合围合空间。其布局不像常规建筑那样讲究对称,也反对“开门见山”的处理方法,比较具有艺术性。常通过透视线引起的“对景”,来穿越植物空隙、园门等以欣赏掩映在山石或者植物后面的主要景点、景物。最后,景观建筑本身对布局的影响。个体景观建筑依据类型不同具有不同性格和功能,并常通过漏窗、花窗,形成“框景”,配以建筑内外的装饰、家具陈设、字画古玩等以及其他景观元素的搭配形成综合的建筑之美。

(2)自然山水的模仿

景观设计中,常常采用山石水体等元素营造意境空间。古人营造园林的初衷应该始于对大自然的模仿,希冀在有限的空间里反映多姿多彩的自然山川,或因为政治上不如意,通过寄情于山水,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文人介入造园,借鉴了中国画和田园诗的长处与特点,赋予园林景观空间以意境。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借用中国画的写意手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适用于景观用地面积受到较大的限制,不可能把自然山水都原样照搬,只能像画画一样用抽象写意的方法来塑造山水,从而再现自然山水的风貌。在设计联系景观元素的水系、园路、回廊、桥梁的时候,随势而变,依形而曲,模仿自然山水格局。第二,附会神仙、传说的手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景观用地面积较大的设计或主题性设计,如常采用“一池三山”的布局方法,在大面积水域中设置三个面积不等的小岛,分别取名“蓬莱”、“方丈”、“瀛洲”,以附会神话传说。同时,以景物、形象为实,通过观者的联想、臆想,融入景物营造的气氛中来达到梦境、仙境等意境。第三,运用寓意、象征的手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孤置石、观赏石,如置之于场地的中心或者花园的一隅。为表达某种象征意义,多选用体形优美或者质地优良的石头作为抽象的雕塑。

(3)植物造景的象征

利用植物元素来营造意境空间手段更是丰富多彩,这是因为植物材料的种类多,而且色彩斑斓、千姿百态,通过不同性质的搭配能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带给观者以无穷的享受。首先,通过植物的形态搭配。有的植物姿态优美,适合孤植,作为观赏主景树。有的植物则通过需要和其他植物搭配,体现疏密相间的意境。如需要围合空间的就“密不透风”,需要极目远眺的就“疏可行马”。并强调远近搭配、疏密对比,形成韵律节奏。越密则越实,越疏则越虚,内容越丰富则越实,而过度的开阔的则越虚。其次,通过植物的季相变化。植物的叶、花、果会随着自然季节变化而变化,从而才能形成春天之山花,夏天之荷风,秋天之硕果,冬天之梅香。实际上,自然气候带来的不仅仅是植物开花结果的更替,还有色相的变化,我们需要依照美学原理,通过组合搭配充分体现植物在各个时期的最佳观赏效果。最后,通过植物的象征意义。在我国,植物常常也被赋予人的品格,比如“松、竹、梅”喻为“岁寒三友”象征君子的高尚情操,牡丹象征着富贵,菊花则不畏风霜等等。

不仅于此,景观设计中景点的命名也常常跟植物有关,比较有名的象万壑松风、夜雨芭蕉、曲院风荷、柳浪闻莺等等。这些题景,将本来就色香俱佳、形态优美的植物景观赋予了深远的意义,使观者联想起触动心弦的“情”和“意”。借植物景观的象征来表达自己的情趣,应该说是营造意境的重要途径之一[7]。

(4)艺术作品的升华

人们常说文人在造园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除了在园林的总体布局借用了山水画的表现和构图外,还体现在与其他艺术的结合方面。第一,与诗文、典故的结合。几乎每个景点都有特定的人文意蕴,或用典故,或因诗成景,或因景成诗,其目的都是为了营造园林意境。网狮园中的“月到风来亭”,取自韩愈的诗句“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值秋夜清风送爽之时,在亭中凭栏欣赏月光波影,岂非惬意。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选自苏轼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端坐与此,如画的美景是否使你思念远方的亲友?第二,书法作品以其简约、气韵、刚柔相济之美起到点题、铭牌、境界等作用。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 匾额为“荷风四面”,对联则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春柳夏荷,秋水冬山,四季皆宜。狮子林内有座“真趣亭”, 匾额“真趣”两字传为乾隆皇帝御笔所书,其中还蕴含一段传奇故事。镇江焦山“别峰庵”,匾额为“郑板桥读书处”,对联为:“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表达了身处简朴居室而心志幽雅的情怀。第三,雕塑艺术的运用。我国有园林“置石”的传统,实际上可归为雕塑的一种,另外“古木交柯”也算一例。西方园林则多以修剪植物及石像人物为雕塑。

从上不难看出,其他艺术形式在古今中外的景观设计中被大量的运用。不管是文学艺术,还是书法雕塑,都能比较深刻的表达、表现景观的外延,赋予了原本比较写实的景观空间以抽象的联想,从而进行二次创作,达到景观设计的目的,形成景观意境的升华。

(5)对比手法的运用

在景观设计中很多地方通过对比关系的处理来形成构成意境,对比的层次有很多,景观空间上有大与小、高与低、曲与直、远与近等,处理手法上也有主与次、隐与现、虚与实、动与静、疏与密等等。

这些不同的对比形式在意境设计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在这里笔者简要介绍几种:第一,隐现相融。要求对景物的隐藏与显现有较好的把握,一般不使有人“一览无余”的感觉。而是利用景墙、植物等景观元素对背后的景点以及空间进行隐藏与遮挡,从而层层分割景观空间。使景点掩映其中,而又不能窥其全貌,引起游人的好奇心,驱使你不由自主地向前去探寻。隐藏与显现的关系又一个度的把握,显现过多则无法引人入胜,无法展现令人遐想的魅力空间,而隐藏过深也会令人错过深远的意境。第二,疏密相间。部分景观布置的比较紧凑,在有限的空间中布置了较多景观内容,让观者感到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部分布置的景物、景点则比较分散,眼前比较开阔。如果说前者的布置让观者兴奋,后者则会让人变得平静而恬淡。通过这种对比,充分调动观者的情绪,达到休息娱乐的目的。第三,虚实相生。利用实际空间的景观元素形成场景以为实景,而由此引申的或是联想的想象空间或景物为虚境。虚境由实景来实现,实景则在虚境的创意基础上设计。虚与实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并相互转化。第四,曲直相济。我国造园的理论中有“水必曲,园必隔”的说法,也存在“曲径通幽”、“曲水流觞”的园林意境。为了在有限的空间中做到景物、景象的丰富,我们利用曲与直的结合,延长游览和行进的距离。增加游览中的景物构成,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大大扩展了、分隔了景观的空间,构成了观者向往的“多方胜境”。

4.3 景观空间的组织构建

从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所遵从的“少即是多”,到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中底层架空和屋顶花园体现的“新建筑的五个特点”,从弗兰克·莱特的“流水别墅”所追求的“有机建筑”,再到威廉·麦唐纳、王澍等人追求的“生态建筑”。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从交流到融合的发展过程,无时不在对景观空间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与建筑空间不同的是,景观空间的范畴更为广阔,它们由景观元素构成的,一般不会独自存在,空间特性也不相同,多以某种形式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空间。通过分析景观空间属性,发现其潜在的规律,比较不同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效应,依据其特性来进行组合,从而实现景观空间的合理布局(图表-5)[8]。

图表-5 景观空间的组织形态

(1)围合空间

所谓的“围合空间”,是指由景观元素作为“墙”或者“边界”来围合而形成的场所。其一,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庭院”的概念得到广泛的运用。不论是古典园林还是民居村落都是由院落来组织空间的。通过园林小品、围墙、回廊、曲桥等等景观元素在布局上以不同形式搭配,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以供起居游玩之用。然后通过此种围合空间的进一步的组合,形成大的建筑组群,进而以此为单位形成中国传统村落。其二,在现代公园、风景区里经常看到功能分区各异的园区,用密林、绿篱或者地形等景观元素围合的空间,从而形成带有主题性质的各个园区。其三,公共景观、居住区里的组团景观也常常表现为围合空间,利用景墙、花架、水幕等为主景,结合地形植物形成一个个相对静谧或热闹的围合空间,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

当然,围合空间并不是说是完全密不透风的,有的空间虽然显现为围合空间,但是其所用于围合空间的景观元素却不是连续的,仅具有某种联系,可能是对称的、均布的或向心的等。比如常利用装饰性灯柱或者雕塑柱饰,或用大乔木等通过围合来形成一个比较“虚”一点的场所,也可以称之为围合空间。

(2)开放空间

相对于围合空间来说,那些由景观元素集中组合构成的,没有明显围合性质的场所我们可以称之为开放空间。这些景观元素有规律的布置开来,形成一定的空间顺序,但是他们又不具备充当围合空间的“墙”的条件,因此,可以把这类场所定义为“开放空间”。其一,现代城市中很多大广场便具有这种特性,不管这种场所是规则的还是自然的,是向心布置的还是离心布置的,因为它没有利用景观元素有效地把空间围合起来,所以它仅仅是开放空间。其二,滨河滨水景观空间也具有这种性质。常规的滨河滨水空间多为单向性的,也有双向性的,不具备围合空间的条件,虽然这些景观场所具有很多的景观元素,其分布比较散,形成开放空间较多。其三,大多数的具有公共性质的景观场所也可以视为开放空间。这是因为这些场所为公共空间,具备的景观元素一般呈开放式,虽然小范围内有围合的意思,但是对于整体来说还是属于开放空间的。比如大中院校的体育场所,室外演出场地等等皆是此类空间。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种空间只围合了一部分,另一部分表现为开放的形式,我们把它称之为半围合空间或者叫半开放空间。实际上这种性质的空间在各种形式景观中得到大量的运用,不管是住宅小区还是城市广场,不管是沿河绿地还是城市公园,都有这种空间的存在。如城市街头绿地和街道景观的外侧绿地等都可归入半围合空间[9]。

(3)过渡空间

景观空间比较复杂,既不能只是围合的,也不能都是开放的,而是由上述这些空间相互衔接协调起来的。为了更好、更完整地表现景观空间,还需要把上述的景观空间联系起来,那么这种联系空间形式即是过渡空间。常见的过渡空间形式很多,第一,围合空间之间的联系,常常采用围墙、园路、回廊、山体等形式。第二,开放空间之间的联系,常采用汀步、铺装、水体、草坪等形式来过渡。第三,围合与开放空间之间的联系,则常采用植物群落、曲桥、台阶、大门等形式。当然,这些联系形式的采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转化的,或者说是通用的,只是具体处理的时候才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空间的组合

单体空间常常只注意空间本身的比例与尺度、围合或者开放,而多个空间的处理则是以空间的变化,空间的过渡,空间的层次,空间的联结等关系为主。当将诸多的景观空间组织在一起的时候,必须注意空间之间的衔接变化,使其具有整体性、特色性、渐变性等特色,从而营造出层次丰富、意境深远的景观空间。

通过一系列单一景观空间的营造,实现对整个景观空间的整合。把整个景观空间有效的串联起来,在坚持整体的同时形成性格不同的小空间,给观者以不同的感受。首先,空间的变化。只有掌握好多空间相互间的变化,把握其围合与开放、尺度感以及平面的形式,才能营造出多层次的景观空间。其次,空间的过渡。通过界限、空间或者模糊过渡等方式,有效地连接各种空间,在总体布局中起承转合,满足意境的表达。再次,空间的层次。通过单层次空间、多层次空间以及集合空间的连接、排序、组合,使空间布局合理、景观元素多样、空间结构复杂、空间层次丰富、具有各种功能,实现景观意境的营造。最后,空间的联结。通过对空间的有效排列、组合,诸如同种空间的重复以及不同空间的变化等方式,实现意境的营造[10]。

5 结束语

时至今日,景观设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应该是好事。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搁置“称谓”的争执,而把精力都放到提高业务水平上,真正了解、理解现代人们的真实需求,为他们设计出好的作品。

景观规划设计需要遵循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强调人类社会资源的节约利用,通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营造满足人类自身的休闲、娱乐需求的景观空间。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而合理的利用生态性元素,运用营造美好意境的手法,来组织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以实现景观设计的目的——营造生态性的意境空间(图表-6),从而使人们能够充分享的受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

限于笔者能力,仅就个人见解略作表述,未尽之处请专家以及同行们批评指正。

图表-6 生态性意境空间的营造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意境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