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探索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实施推广模式
2019-01-12张璐王秋筠
张璐 王秋筠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38)
新时代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经研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以人为本、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党建工作思路和要求,把抓基层作为工作导向,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业绩,把建设任务落实好、队伍面貌好、法纪执行好、群众评价好的基层党组织作为目标。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科学评价各党支部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成效,提升党建工作专业管理和价值创造能力,经研院党委提炼并积极推进适应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出一套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实施推广模式。
一、主要措施
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坚持政治引领、务实管用、奖惩并举、价值创造、问题导向五项原则,主要措施如下。
(一)坚持政治引领,强化“四个意识”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构建全面从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六位一体”大党建格局,推进制度治党在“六位一体”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坚持务实管用,建立评价标准
设置一套可考核、可量化、可操作的考核指标,科学管理、注重实绩,全面客观评价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成效。根据自身实际,经研院将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分为基础部分和加分部分。基础部分包括八个指标:党的政治建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对标管理、党建工作责任制、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队伍建设、宣传文化工作,共100分,着重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考核。加分部分包括七项内容,对获奖和承担党建重点任务的党支部进行加分,每个党支部当年度最高累计加分50分,以激励党建工作创新,提升党建工作影响力。
通过设置考核指标,把党建工作的要求细化、量化,落实到位,发挥到实际,让基层党支部不仅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也对评什么、如何评一目了然。减少了评价中的主观因素,使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工作脱虚向实。
(三)坚持奖惩并举,形成激励机制
将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全员绩效考核,与党支部书记任免、薪酬、奖惩等挂钩,考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对指标比较落后的党支部书记约谈提醒,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激励的导向作用,以考评促进党建工作全面向好。
(四)坚持价值创造,加强专业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把提高效率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作为党支部考核评价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支部的工作和战斗力。将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考核各党支部围绕规划研究、项目审查、工程设计、技经支撑、经营管理等自身专业工作实施“党建+”工程的情况,从而推动党建和中心业务的深度融合。
(五)坚持问题导向,确保长效推进
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着眼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党建工作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考评责任部门向各党支部反馈考核评价意见。各党支部根据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目标和完成时限,及时报告整改情况,并作为下一年度绩效考核评价内容。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达到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目的。
加强动态管理,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动态改进,持续提升绩效考核评价科学化水平,推动党的建设根本加强。在日常工作中常态化检查和督导“三会一课”、党员发展等基层党建工作,确保党建工作责任有效传递、层层落实。
二、实施过程
经研院党建部门拟定《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党建工作绩效考核标准》(征求意见稿),先后向所属党支部及经研院领导班子成员征求意见,将反馈意见汇总,对细则和标准进行修改后,作为一项议题在党委会上研究讨论,经党委会审议通过后,以经研院党委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所属党支部。
经研院党委开展年度党建工作绩效考核工作,通过开展支部自查、党建部门查阅材料、领导班子成员评分等环节,确定各党支部年度党建工作绩效考核最终得分。考核过程中的加分项和减分项均有据可依,明确可量化。经过对党支部的检查,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未按程序标准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未通报上一年度专题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未按照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要求做好党支部信息台账标准化建设,未制定并落实年度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未按照上级要求组织企业文化学习等。以上问题均为党支部日常工作中的“病灶点”。
经研院党委及时将考核结果和评分依据向所属党支部反馈,要求各党支部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学习掌握国网公司党组《基层党支部工作规则》和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各项部署要求,并将其认真贯彻到支部工作当中,严格规范支部各项工作,确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各党支部根据考核结果制定了务实管用的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目标和完成时限。
三、工作成效
经研院通过开展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主要取得了以下工作成效。
(一)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通过开展本次党建工作绩效考核,经研院党委对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为提升今后的党建工作水平提供了抓手。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经研院治理有机统一,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得到了加强,党建工作责任制得到了有效落实。
(二)增强党建考核工作的科学性
通过制定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指标,将过去支部工作中相对宽泛、缺乏尺度衡量的工作,规范为精细有效的评价标准指标。党建考核从“定性”转变为“定量”,对支部工作明确了具体要求,调动了党支部的积极性,促使支部将目标任务落实到每名党员,促进了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层层传递和高效落实。
(三)调动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开展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改变了过去支部工作缺乏硬性约束指标、工作开展仅靠自觉和热情的状况,支部书记抓党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明显提高。不仅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费缴纳等规定动作方面做到不缺项、不漏项,党建创新、特色工作方面也亮点纷呈。各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创建了一批党建工作专业标杆,基层党建活力不断激发。
(四)提升党建工作与中心业务的融合度
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指标的设置,具象化党支部日常工作,要求各党支部围绕自身专业工作,实施“党建+”工程,促进了党建工作与中心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大力实施“党建+专业技术”重点项目,经研院成立了国家电网冀北电力(智研)共产党员服务队,立足岗位、结合实际、讲求实效,确立“配网+”、“党日+”、“扶贫+”三大服务板块,精准对接、主动融入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社会民生的重大实践,真正做到了对内创造价值、对外彰显形象。
四、启示与思考
实践证明,开展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是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需求,真正地调动了经研院基层支部班子的工作热情与活力,促进了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和可推广性。
(一)基层党建工作提升需要专业化的管理
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将基层党支部工作任务量化为一套可操作的考核指标,克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主观因素多、人为干预大的弊端,指标分值设置科学,量化打分简单易行。通过以评促建,持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适应了基层党建工作发展的新形势。
(二)基层党建工作提升需要可操作的抓手
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不仅是对支部工作的检验,也是对基层党支部班子能否有效发挥整体功效的全面衡量。通过将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全员绩效考核,极大地提高部门负责人对基层党支部考核的重视程度,有力推动了党建责任制的落实。
(三)基层党建工作提升需要常态化的激励
通过开展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党委对支部工作的管控得到加强,调动了基层党支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基层党支部的执行力显著提升,党内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党务基础管理得到加强,党建创新成果大量涌现、活力不断释放,大大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