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新时期下的超声医学数字化技术

2019-01-12李中华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后处理储存影像学

李中华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人民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700)

而随着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扩展了超声图像处理、储存及管理等功能,为超声影像学的发展及临床应用开拓了空间。

一、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在超声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超声诊断仪的数字化,从数字扫描转换器开始到今天的超声发射、接收、成像过程的全数字化,数字技术已为高性能超声影像诊断设备普遍采用,如数字式延时技术、探头新型编码发射接收技术、动态变迹技术、数字化声束技术、动态孔径技术、动态电子聚焦技术等.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超声影像诊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实现了设备的高性能、小型化、智能化。高性能超声影像诊断设备不仅可以满足临床疾病诊断需求,还可以深入开展相关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研究,极大的促进了超声影像诊断技术从单纯形态学向形态生理与功能学及分子影像学方向的发展.小型化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在确保设备功能的基础上,结构十分简单,如笔记本电脑大小,不管是应用在临床检查还是现场抢救当中,均可以体现超声影像诊断技术的重要临床地位和价值,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超声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智能化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可以实现一键操作,如一键多功能,不仅可以调节TGC、动态范围、接收增益,还可以调节速度标尺等参数,进而减少了检查过程中繁琐、复杂的调节操作.超声检查主要是利用人体不同组织器官之间的密度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声阻抗,并在相应界面上发生不同的超声波反射,然后以相应仪器接收其所发射的回流,从而检测其相关信息,并经过相应处理以后所形成的图像.其中,B 超成像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成像技术,其主要成像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组织中的传播特性(包括反射率、速度及吸收率等),并将其转化成为特殊可显示信号,并在相应显示器上显示出来.而声波的传播特性主要受被测对象生物组织学特性所决定,例如密度及声速等对于超声波能量所产生的不同强度的散射或者反射等,获取并分析其信息特性,从而反应生物体内各组织器官的特性.但由于B超显像容易受到场频、显示器刷新频以及帧频等的影响,应用于疾病诊断存在一定的误差。计算机技术具有专门的数据显示以及存储区域,且其所反应的信息均具有相应的显存区域所储存,且有专门的数据处理硬件完成,故具有更为精确、独立、完善的信号处理及图像建立。将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以及超声诊断技术有机融合,即为现代超声成像技术.超声图像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超声图像数字化处理、图像增强、恢复、编码、重建及分析等,从而实时对超声医学图像进行全方位处理。

二、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在超声后处理工作站中的应用

超声图像的管理、储存与应用仍为超声影像医学研究管理的重点内容。目前,计算机技术不仅应用于超声成像,在图像管理、储存、编辑、传输等方面也获得了应用,这为进一步提高超声图像质量与应用效能创造了有利条件。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超声图像的自助获取、显示、储存、传输及管理,同时能够与患者的病例信息以及诊断情况进行充分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性的系统,为临床诊疗与预后评估提供全面、可靠的参考信息.

在图像的储存与检索方面,采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快速、无失真地将B超图像数据存贮,可动态观察任一时刻的超声图像以及即时冻结感兴趣图像,并对图像进行编号和存储,还可随时恢复其动态观察,在整体分析超声变化的同时可加强细节分析.此外,还可对已经存储的图像根据存储编码进行回访,从而检索已经存储的图像,便于影像学医师针对某一病变影像进行检索、重现和反复分析,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以及检索时间,便于信息的保存与交流,提高影像学信息的归档管理规范性与科学性.近年来,随着超声影像学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临床对于超声诊断报告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超声图像报告多仅限于文字描述,而缺乏直观的图像说明,或者仅有简单的图像显示,但由于分辨率较低,无法进行图像后处理及与文字匹配度不高、难以保存后再处理等,影响了后续诊断与影像资料的远期应用价值。而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则解决了上述问题,其能够对图像资料进行数字化提取与保存,在保留高质量画面的同时,能够根据临床需求进行图像捕捉和保存,并可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复制、缩放,还可进行清晰度、对比度调节以及图像剪辑等后处理,还可自动生成超声诊断报告,并可进行图像采集、超声诊断报告填写及打印等,集图像文字、诊断报告于一体,从而提高了临床超声诊断报告的全面、规范化、格式化及直观性,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同时,利用后处理工作站中的网上沟通功能,能够对影像资料进行资源共享,便于临床各科室及时了解患者的超声诊断情况,从而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同时,资源共享也有利于医疗工作者对病历的分析、讨论和学习,促进超声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极大地改进了超声诊断仪器,而且也为其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如计算机在超声图像 处理中的应用,采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超声工作站,与多台 B超相连接对超声图像进行脱机分析的计算机联网,实现数字传输为超声专家提供重要诊断及鉴别诊断 信息,以及存储与通信系统.超声医学新技术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数字化、多功能化、信息化以及宽频带化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超声影像的数字化处理,提高了 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超声工作的应用得到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后处理储存影像学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危险物品储存和运输安全
松鼠怎样储存食物
基于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的排放控制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