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分析

2019-01-12赵占芬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积极性教师应教学策略

赵占芬

(河北省定州市代庄子小学,河北 定州 0730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但当前在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课堂提问教学的效果。下面将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学习困难的现象。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比较少,教师通常只一味的讲解数学知识和题目,学生很多地方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况,也不敢主动向教师提问。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难以得到教学反馈,长时间以来导致学生出现害怕的学习心理,对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教师方面对问题的提问比较缺少整体性,问题形式比较单一,这对学生的全面提升也将起到限制效果。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气氛难以提升。提问环节中,教师通常比较随意,不能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来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同时也不懂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常只会询问一两个学生,其他同学难以参与其中。甚至有的学生会认为没有提问自己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

(一)课堂提问应有较强的目的性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之前,应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反复的思考,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思维能力等。只有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在教学中更加容易找到适合他们的问题。同时,教师应明确教学问题提问的目的。不能在不明确教学目的的情况下随意进行问题提问,应保证问题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升教学效果。

(二)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师应保证所提出的问题带有启发性功能。同时,应控制好问题的难易程度,以便于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能联想到其他问题,从而真正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此外,对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创新性,让问题变得更加丰富并有意思,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兴趣,真正地引导学生数学能力提升。

(三)课堂提问应具有趣味性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动力,因此教师一定要考虑到问题设置中的趣味性。例如在进行“用字母表示数”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的儿歌动画。这种形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同时带动学生积极性。其次,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会很容易发现儿歌与数量之间存在的关系,并顺着这种关系主动进行探索。

(四)重视问题时效性

根据教学设计,数学教学中有一部分时间是用来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学习新的知识,最后在进行课堂教学巩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问题贯穿在其中。对此,首先,教师应把握住问题的提问时机,认真的思考什么时候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并根据教学的进度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促使学生思维得到拓展,能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控制问题的提问次数。适当地提问才是最佳的教学方式,不能整堂课都围绕在提问上。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环节仍然存在着问题,需要及时地解决。教师要想切实地提升教学效果,应重视起教学的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来进行问题制定。只有多方面考虑到问题的应用性,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积极性教师应教学策略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