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影视配音中角色塑造的“贴合性”

2019-01-12巩其克加甫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口型节奏情绪

巩其克加甫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语影视译制中心,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引言:在影视配音的过程中,人物的塑造是极其重要的。配音是一门艺术,不是单纯地对台词进行背诵或是对口型的问题。只有完美地贴合人物自身的特点,才能让配音更加具有真实感。其中贴合技巧包括人物的口型、表情、动作等方面。作为一名配音员,需要对自己的这些技能进行训练,以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实现对角色的塑造。

一、和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相贴合

对于这一点,如果你对这个行业不是很了解,也许会产生一定的误解,认为配音只是追求对音频的需要,即便配音员在配音的过程中,将动作与表情融入其中,观众也不能够看到。但实际上,他们做出这些动作表情不是为了观众的观看,而是为了确保其自身的状态及情绪能够和所配人物更加贴合。这个问题不难理解,生活中,我们都会打电话,打电话的过程中,我们无法看到对方的动作及表情,然而我们仍然可以对电话那头人物情绪的变化,在脑海中产生他接电话过程中动作及表情的情景。我们依靠的就是对人物声音的听取,声音中体现出一个人物的动作及表情,同样的道理动作及表情也会有与之相对应的声音[1]。所以,在配音的过程中,配音员要尽可能的使自己的表情同剧中人物保持一致性,同样的表情不但可以和剧中演员在情绪上具有一致性,即便是没能在情绪上跟进,也能够让配音员和剧中人物的脸部肌肉状况相同,口腔的开合程度基本一样,这样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也不会有情绪上的偏差产生。同样,动作也具有一样的作用。可能在录音棚中,配音员动作的表达不是很到位,但一定要有相应的动作,因为气息会在动作的带动下发生改变,这样配音员的配音会更加和人物的特点相贴近。所以,在配音的时候,配音员的动作及表情要同剧中人物保持一致性。

二、根据人物的性格,决定语言的基调

在影视剧中,除了肢体表现和形象特征能够对人物的个性有所展现外,一个人的语言也会反应他的性格特定。其中气质、修养、能力等都是一个人的个性特点。每个人的语言表达方式都会有所不同,因为这会受到自身性格特点影响。因此,性格的不同,所用到的语言基调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影视剧《三国演义》中,即使形式非常紧迫,诸葛亮也不可有张飞那种急躁的表现,相反,张飞也不可能表现的像诸葛亮那样沉着稳重。性格决定了语言的基调,决定了人物会说什么以及如何去表达。倘若一个配音员在对不同的角色进行配音的过程中,只会运用一种音色或是语调,就会使这个人物本应该具有的形象遭到破坏,同时也会破坏影视剧的风格,观众也是不能够接受的。因此,配音员只有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语言基调进行配音,才能够使配音更加生动、形象。

三、贴合剧中人物的口型

在配音的过程中,要想让观众体会到配音同人物完美融合,就像是剧中的演员有感而发一样,就需要在口型上保持一致性,这对初学者而言比较困难。经常会产生关注了台词内容、前后之间的联系,却将口型问题忽视了,而关注了口型,又忘记了其它要求。虽然对于初学者来说,口型是其主要的难题,但是它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只是影视配音的前提条件。要想保证口型的贴合性,配音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同剧中演员的开闭口时机保持一致性。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配音员可以不必同剧中人物在开口时间上保持完全一致,可以在后面制作的过程中进行调整,但是那样不容易控制话语的结束时间[2]。除了开合时机之外,脸部肌肉的松紧情况也要保持一致性。因为这关系到情绪的表达,同样的话语,用不同的情绪表达,产生的意思也许截然不同。所以,在配音的过程中,配音员要对剧中人物口腔的开合情况和其中所表达的情绪进行关注,随时对自己的口型进行调节,让一致性得到保证。也就是说,配音员要保持和剧中人物同呼吸,这样感觉才会更加真实。例如剧中人物说话的时候,发生了停顿,配音员也要同相应情形相配合,配音中也要进行停顿。

四、贴合剧中人物的心理节奏

配音过程中,实现角色贴合性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同人物的心理节奏进行贴合。配音员要想同角色的心理节奏保持一致,不但要吃透剧本,把握角色的特点,更要表达一种忘我境界,也可以运用一些外部动作及表情。许多状况下,这样的动作及表情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这正说明了配音员状态的投入,这种情况越多,往往配音就越是成功。在表演的过程中,就是借助肢体的表达,表现人物的心理想法。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节奏的改变中,因为这种变化能够对思想感情进行传递。比如人物处在悲伤的情境之中,与之对应的行动和节奏就会逐渐变慢,待到这种情绪消失之后,就会回复到正常状态中,这样的表达方式是情绪变化的主要体现。由于节奏的改变导致情绪的改变,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节奏会发生各种不同的改变,内部节奏的改变,又会引发外部节奏的改变。因此,心理节奏能够展示心理情绪的改变。如果心理节奏把握良好,演员的气息就会发生一定地改变。例如,剧中的人物在奔跑,配音的过程中就要有急促的呼吸声,并且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也可对剧本中句子表达进行即兴变化,让其与生活和角色更加贴近。可以将一些语气助词加入其中,这样可以对作品与人物进行更进一步的诠释。之所以称心理节奏的贴合是角色塑造中最主要也是难度最大的,是因为如果配音员的心理节奏同剧中人物保持一致,则口型、动作等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进行影视配音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实现对角色的塑造,就要掌握与剧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相贴合、与人物的心理节奏相贴合、与人物的口型相贴合等有关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对剧中人物的真实情感进行表达,从而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

猜你喜欢

口型节奏情绪
胎侧预口型及胎侧压出生产线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MG动画中制作角色声画同步口型的研究
巴松管演奏的口型技巧探究
轻快漫舞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不一样的/e/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