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9-01-12李玉秋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班级

李玉秋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新迎第二小学,云南 昆明 650233)

在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提高,备受关注。因为,只要找到德育教育的突破口,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促使学生道德修养和内涵的提高,以完成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小学班主任要结合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把德育教育放在班级管理的首位,改进和完善德育教育结构,变革班级管理模式,创新班级管理策略,通过各种渠道与途径把德育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树立好的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可以深刻地影响学生,起到表率作用,让学生受到正能量的引导。促使学生从优秀的道德观念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那么,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一、巧妙地运用德育教育策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德育教育的渗入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把握好一定的规律,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切实保障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小学班主任想要保证德育工作的进行,必须掌握批评的技巧和方法,尤其要注意语言的运用。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通过委婉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交流。针对学生的缺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学生心悦诚服,虚心地接受,改正错误,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如,在自习课上,有的学生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违反课堂纪律,班主任把学生请到办公室后,要通过不同的策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引领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认识到违纪行为对班级管理造成的不良影响。这样的交谈方式,不仅可以缓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更能打消学生的抵触心理和逆反情绪,促使学生萌生出对班级的热爱之情,自主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真正把自己看作是班级的一份子。

又如,遵守课堂纪律并有意识地团结同学的学生,将在学期结束时获得奖励;对于关心公共环境设施的学生,颁发优秀卫生学家称号,并在每个月末颁发小红花,使得小红花的荣誉最高。通过这种生活中的实例,可以使学生培养自觉和良好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要求,从而学习更多的道德教育知识,并积极遵守相关的行为规范。

二、构建平等尊重的新型关系,确保德育教育的开展

面对纷繁复杂又多变的班主任工作,一些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小学班主任总感觉力不从心、心力交瘁。他们经常为了加强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而采用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日益僵化,学生惧怕班主任的权威,不敢在班主任面前发表个人的看法。在班级管理中,师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面对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班主任要主动搭建起与学生交流的平台,以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为基础,全方位地开展和推进德育教育。如,学生刚刚步入小学后,在短时期内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不能全身心地融入到班级中,更不能顺利地进行知识的学习。此时,班主任必须拥有足够的耐心,走近学生,要和蔼可亲地与之交谈,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必要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为今后德育教育的开展奠定情感基础。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同身受,增加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并从中得到教育和启发。小学班主任要把德育教育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开展和实施趣味性的德育活动,优化和改进德育教育的传授方法,完善德育教育的结构,实现理论与生活的完美融合。如,在班会课上,班主任根据学生内心的变化,确定活动的主题,可以把关于“诚信”“友善”的话题引入班级活动中,紧紧围绕学生身边发生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平等地对待同学、教师和家人,让学生周围的氛围更加和谐、温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另外,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参与义务植树、去敬老院慰问老人等公益活动,促使德育的气息洋溢在学生的周围,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正能量的感染。

四、以实际事例感化激励学生

小学生的社会实践阅历还比较尝浅,他们对一定的事件和活,无法形成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而且他们纯粹充满了对一切的美好期望。如果小学教师能够激活他们的精神共鸣和冲击的道德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学习模仿积极的行为。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实施一种能够触动学生思维的激励策略,并为学生的正确性建立定向信号。

例如,小学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数据教学资源拍摄视频,图像和文本等真实人物,传授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触觉和洞察力,并鼓励学生珍惜当前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使他们成长。小学生处于心理和行为特征形成的初始阶段,其个性和爱好是不同的,也表现出思想道德素质的差异。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教师必须采用差异化的激励策略,并为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例如,对于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组织管理活动,以表扬学生对课堂的贡献和对课堂的成效:对于一些相对被忽视的学生,教师可以设定易于实现的目标,以激励他们上进。经过一些安排,学生将得到确认和鼓励。使用这种差别激励策略,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使道德教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五、结束语

总之,进入小学阶段后,德育的重要性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小学教师应当熟练运用上述管理方法,将德育渗透到课堂管理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注重学生高尚品德和优良品质的形成。引导学生将爱国、诚实、友好的核心价值观应用于现实生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提高德育效果。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班级“四小怪”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班级英雄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