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工作面对“微网络”时代的应对策略分析
2019-01-12张学勤杨利蓉
张学勤 杨利蓉
(四川省蒲江县寿安中学,四川 蒲江 611630)
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微网络”时代对于提高高中的德育工作的教学质量有着关键意义,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将之运用在了日常的高中德育工作的过程中。
一、“微网络”的特征以及对于高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主体参与的大众性
“微网络”的特性之一就是人人都可以参与到“微网络”之中,不限制任何年龄段、生活环境、文化差异等的人,其大众的参与性非常强,基础门槛也比较低。现如今,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逐渐兴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数据流量或WIFI进入到“微网络”之中。
(二)交流沟通的互动性
“微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可以通过制造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吸引用户,伴随着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出现,“微网络”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应用。传递信息的人可以通过软件中的群组功能将之迅速传播,并就问题热点进行沟通交流。其对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具有关键意义。
(三)“微网络”对于高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微网络”应用在高中德育工作之中的现象观察,发现其对于高中德育工作有着积极促进的重要意义。利用“微网络”能够迅速引导信息舆论,以此使校园环境变得和谐、生动、活泼,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其对于拓宽德育信息来源渠道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中德育工作中“微网络”的利用现状
(一)师生对于“微网络”的德育效果感受不一致
由于教师对于“微网络”的利用程度是有限的,因此可能会出现在利用“微网络”时出现德育工作没有起到相应效果的现象产生。而学生对于教师利用不当的方式讲解德育知识没有察觉,这就使得学生并不会对德育知识加深印象,也就不能在实质上提高德育教学水平,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运用“微网络”的能力不足,“微网络”起到的实质作用过低。
(二)德育“微网络”平台的建立对德育工作的开展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目前,由于手机已经在学生之间大量普及,班级通常会建立一个QQ群或微信群,但教师往往利用这些平台利用的较少,即使偶尔使用也只是布置作业,没有将其用于日常的德育工作。这不仅说明了教师应用“微网络”平台方式的不灵活,也表明了“微网络”平台的利用率并没有起到理想效果。
三、“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激活高中“微网络”教育平台
教师们应注意到,学生已经在大量使用“微网络”进行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QQ、微信。微博等平台的普及率已经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应转换传统思想,利用新式的“微网络”平台展开德育教育工作。首先,要建立一个能够体现各种德育信息的“微网络”平台,不仅要具备交流功能,还要利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其次,对于思想和心理有着负面情绪的学生,要利用沟通平台展开心理疏导。既能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进行后续的德育工作。同时,教师应在教育平台上经常发布有关德育教育的帖子,并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后可以在平台上说一说自己对于德育知识的感想,教师也可以对其中的不足进行完善,并对德育知识学习较好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又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记忆。
学校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微网络”建立互动平台,这个互动平台的性质主要针对于家长。学校应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进度,继而在平台中发布有关德育教育知识的文章。接着,学校应与家长进行充分交流,通过家长将德育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德育知识的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
(二)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微网络”使用能力
在应用“微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熟练使用“微网络”、了解“微网络”是新式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但由于部分教师还没有掌握“微网络”的用法,因此也就使德育工作迟迟不能通过新的德育教育方式所推行下去。教师应针对自己在学习“微网络”平台相关知识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解,以便更好地利用新型教育平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同时,教师还应规定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要求学生在正确的时间学习相关德育知识,其余时间要限制其对于“微网络”的使用。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不沉迷其中,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让学生避免接触“微网络”中不良的负面信息,以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另外,教师要实时关注教育平台的动态,在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后要及时解决,形成一个师生关系平等的沟通平台,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微网络”对于高中生的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是教学改革工作深入推进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德育工作能够进一步发展的核心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在后续的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利用“微网络”,以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德育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