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能力分析

2019-01-12田建洪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思考问题独立思考分析

田建洪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四小学,贵州 遵义 563000)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关注小学的教育情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数学的教授中,学生具有了独立思考行为,会使提高对数学问题的答题思路和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培养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学生处在一个安静环境下;其次是教师的正确的引导;再就是学生积极配合,对出现的问题开动脑筋,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在这种条件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育了他们分析问题的多种思维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发展学生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做到全面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情况分析

(一)独立思考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现象分析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直遵循老师讲,学生听和记的模式,只是按照老师讲的知识点进行掌握,缺乏课上的互动性和独立思考的时间,老师是整节课的执行者,学生也养成了这样的听课方式,时间长了,对问题回答的主动性就没有了,更谈不上独立思考了。

(二)独立思考时间受制约

根据当前的形式,我国处在应试教育的发展时期,与我国倡导素质教育有所分歧,学生的分数最终能考入好的学校的目标,使学校和家长不得不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和上课外辅导,对学生自身掌控的时间甚少,缺乏有效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创建课堂活动,学以致用

为了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笔者认为开展课堂学习活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由于小学生更加喜欢玩耍和活动,因此开展课堂活动会让学生变得更加投入,并且可以在活动当中不断的思考、分析,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逐渐将思考变成一种习惯。通过日常练习和考试可以发现,学生不仅计算速度慢,而且容易出现马虎问题,这不是因为训练不够,而是因为学生没有把计算放在心里,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习惯应用数学知识。

(二)课堂中让学生成为主角

在之前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在课堂上听课,老师是上课过程中的主导者,产生不了互动效果,学生的参与性非常差。如果你希望学生具有单独思考问题的能力,他们必须要在课堂上采取主观能动,在课上与老师进行一问一答模式,对难点问题进行一起剖析,主动有学生们参与进来,在这种的场合内,对提高学生对问题逻辑分析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授了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在小学数学教授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情况不同设计出适合的教学方案,因为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养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学习中充分发展学生单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三)学生进行课下讨论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问题解决的方法,让每个小组写出自己的解题步骤,最后,老师根据问题再进行讲解,对小组表现出色的进行表扬,以致增加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形成学生单独考虑问题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老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分析和掌握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因人而教,让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程的掌握得更加牢固,得以体现学生的单独思考问题能力。

(四)多种形式的数学教学活动

由于数学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单调,这就需要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一定兴趣,去理解和运用它,体现出学习的主动性。如果没有了主动性,更谈不上独立思考能力。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有所改进,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不很严格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老师也应从实际生活中出发,多方面的开展教学。

四、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专注力,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学习数学是有必要的,想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所带来的影响,就要让学生发展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思考问题独立思考分析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根据已知条件思考问题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按图索骥
谈独立思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把“根”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