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磴口县生态发展成效分析及方向展望

2019-01-12徐振鹏王春光王海龙侯宇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经济林基地生态

徐振鹏 王春光 王海龙 侯宇

(1北京农学院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 北京 102206;2磴口县防沙治沙局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200 )

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全县总土地面积625万亩,其中乌兰布和沙漠426.9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8.3%,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02.9毫米,建国初期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0.04%。

一、生态发展现状及其成效

近年来,磴口县的生态发展初步呈现出规模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势头,林草产业建设体系基本形成,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初步形成了涵盖一、二、三产业且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的林业产业体系:(1)第一产业林木种植培育稳步发展。林木培育业在林改、深加工基地建设驱动下,磴口县群众造林积极性高涨,以新疆杨(Populus bolleana)、垂柳(Salix babylonic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C.A.Mey.) Bunge)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发展迅速,经济林树种结构渐趋合理,绿化苗木事业发展加快,以肉苁蓉接种为主的中草药种植;葡萄酒庄带动的葡萄种植,均可持续发展,年产值可达7069万元。(2)第二产业林产品加工初具规模。县域内共有林草企业60余家,年产值0.69亿元;肉苁蓉、枸杞、长柄扁桃深加工已被各相关企业提上日程,申请新建加工厂,为生态产业链的延伸作出努力。(3)第三产业林产品销售及服务逐步壮大。目前磴口县林产品经销能力逐步扩大,沙产业生态旅游稳步发展,从业人员达到4000余人,涉林产值0.28亿元。在此基础上,磴口县的生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林建设稳步推进。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经济林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撑,磴口县已建成一批规模适中、集中连片的经济林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如:以王爷地、游牧一族等为主的肉苁蓉接种示范基地、以盛世千源绿色水果为主的现代设施林果采摘园区、以“绿禾源”无公害枸杞为主的巴彦套海农场枸杞种植示范基地、以红瓤苹果为主的新品种林果基地、观光旅游为主的纳林湖湿地公园等,初步形成了区域布局、规模发展、专业生产的格局。目前,磴口县共有经济林11.3万亩,其中木本药材类(肉苁蓉、甘草、枸杞)10.42万亩,鲜果类(苹果梨、葡萄、苹果)0.8万亩;干果类(枣类)0.08万亩;

(二)森林旅游业有较大发展。为了推进经济林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磴口县依托现有的经济林产业园区,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如纳林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盛世千源设施林果采摘园、绿禾源黑枸杞种植基地、诺民葡萄酒庄、王爷地肉苁蓉基地、蒙枫林果红瓤苹果基地等。继续打造以“乌兰布和沙漠旅游区”、奈伦湖、万泉湖、金马湖生态旅游等为中心的经济林产业带,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设计思路,计划建成一批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经济林乡村旅游示范村。每年通过举办“磴口县华莱士节”,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大大提升了经济林产业的知名度,为磴口县经济林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壮大龙头企业,带动群众致富。为使经济林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磴口县诺民公司、王爷地公司、游牧一族公司等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扶持、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等手段,不断加大林业产业的开发力度,提高林产品品质,大力推进订单种植,把企业的发展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在一起。在2018年,磴口县绿禾源公司和金丰农林公司积极申报了内蒙古自治区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二、生态发展从业人员的流失问题与应对措施

磴口县常住人口有11.4万人,从事生态发展的从业人员大约有4000余人,男女从业者比例约为1:4,专业技术人员约100人左右,80%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从事生态发展的企业几乎没有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但是种植大户或企业在当地从事多年生产经营活动后,也涌现出一批“土专家”,他们有力推动了当地的林草产业发展。

2019年磴口县领导与全国各大高校对接,通过设立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吸引专业领域人才,目前共选取了三家优质企业挂牌成立实践基地,为专业领域人才提供基层企业项目并于今年7月开展第一次实践合作,相信只要使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满意度提高,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就可以留住人才。企业结合公司的发展实际采纳相应措施和建议,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在薪酬待遇、工作满意度、管理者的沟通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留住企业优秀员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激发技术人才的工作热情,提高生产率,最终达到降低人才流失的目的。

三、磴口县生态发展的方向展望

(一)经济林产业建设。经济林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产后贮藏保鲜、加工和市场流通为重点,打造梨类、枸杞、小杂果等既有区域特色,又能体现绿色生态的经济林产业区域品牌。推广“名优特”新品种,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结合“精准扶贫”,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林产业带,突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早、中、晚熟品种合理配置,为观光旅游提供基础,努力实现新时期经济林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森林生态旅游业。协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做好乌兰布和沙漠、民俗村、农家乐等地的生态旅游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三)森林培育及管理。充分利用国家对森林抚育的补贴政策,提高林地生产力并加大对现有森林的抚育力度,不断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单位面积产值。

(四)加强对生态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发挥行政部门的牵头协调作用,明确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全县生态发展工作并加强对林草产业化经营指导。通过多部门协作、配合,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规划部署到位、资金扶持到位、工作责任到位,共同推进磴口县生态发展建设向更好更快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林基地生态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生态养生”娱晚年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
我的基地我的连
生态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