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2019-01-12吴甲芬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教育性趣味性多媒体教学

吴甲芬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张黄镇大坡小学,广西 浦北 535319)

新课标的实施,使得教师们对于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了反思。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的是对于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而大多数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的认知不足,对于教材的“教育性”过于重视,忽略了教材的“趣味性”也同样重要。小学语文教材要具有“趣味性”是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提出的。语文教材的“趣味性”,不仅能使学生对于小学语文教材充满兴趣,而且还有利于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大大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句子和词语多年来都没有任何变化和新意,其中模式化和枯燥化语言使得小学生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也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中,没有任何的情感因素存在其中,这样的内容很容易导致学生陷入思维空洞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沉闷和僵硬的表现形式,学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表现的死板和无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中枯燥和乏味的语文课文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生阅读的心理需求,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越学,语文能力反而越弱,在这种教材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小学生,其精神特征、个性表现力以及创造力都十分的低下。导致小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小学生好像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创造精神严重不足。

二、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关系

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和阅历限制,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对课本知识的接受程度还比较低,所以,小学语文课本的“教育性”在小学生的教育上所起到的作用非常的有限。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大众教学观念的不断变化,小学生阶段需要学习的知识点不断的增加,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知识就越发显得单薄,因此,要想使语文教材适合现在的小学生,就必须丰富教材内容,从内容的趣味性和知识的多元化都进行拓展,否则小学语文的发展状况就不容乐观,前景堪忧。小学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则是不同于“教育性”的另一个属性。这一教材属性和小学生的教育是完全不冲突的,甚至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育所特有的,只有将趣味性溶于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改善以往小学语文教材的不足,极大的充实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和内涵。事实上,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材已经具备很大程度上的趣味性,只是,人们固有的教学和学习习惯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都专注于其中教育性的内容而忽略了教材上偏向趣味性的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材的趣味性改革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的改变,而要同时兼顾教育理念的传播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能真正做得到小学语文教材的“趣味性”。

三、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有效结合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对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认识与了解,结合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状况来看,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合理把握教材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教材的要求进行合理把握,体现出教材的创新性与实践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与张力,把握教学主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实现知识的延伸,拓宽学生知识面。教师在把握教材主旨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相应章节教学内容的思路进行宏观把握,看看章节教学规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根据课程教学安排的进度,将这一目标设定与自身的教学素养及业务水平能力进行联系,从而促成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施的一体化,保证教学过程的效果和质量。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除了对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外,还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倾向,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及途径,并且通过实际生活例子来对知识内容进行说明,这样一来,不仅能最大限度挖掘教材资源,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二)合理组织,布置实践性作业

作业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保障。传统的作业模式主要是进行机械式的重复抄写,学生对这类作业形式较为厌烦,所以作业完成态度也是应付了事,对知识巩固的起不到太大的实质性作用。但实践性作业则大不相同,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更是体现语文教材“趣味性”重要途径。由于语言教学活动始终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实践,若教学中教师不能较为准确的把握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就会造成学生在知识理解方面的困境。小学语文实践教的真正目的是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并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故此选择时,教师最好侧重于层次性强,由浅入深的实践作业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材

除教师对教材进行合理把握外,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有效结合,还应加强学生对教材的了解。这一部分功课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在每一章节教学内容开始时,教师可以提前引导学生对这一章节知识内容的架构及构成进行大致的了解,让学生明确这一章节学习的主要目的和内容,让学生在心理构建出一个合理的学习体系,帮助学生与教学计划进行对话;在每一堂课程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共鸣,激发学生对接下来教学内容的兴趣,这一途径可以是故事性的讲述,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播放相关视频,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活力,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认知。

(四)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是信息化发展的结果和产物,其是现代教育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多样化和课堂张力的一种重要对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材“教育性”和“趣味性”有效结合,除了上文的措施之外,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措施。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方面的呈现,给予学生多方面感官的刺激,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教材在学生心目中的渗透性和吸收性,最终全面促进教材内容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有效地统一和发展。

四、总结

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目的是让两者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质,并互配合中做好查缺补漏,发挥优势弥补缺点,这将有助于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意义。

猜你喜欢

教育性趣味性多媒体教学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略谈如何提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创新与应用
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现状与创新思考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学前教育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