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创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9-01-12翟燕娥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用电创设情境

翟燕娥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平安堡中学,河北 承德 067300)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创设一些华而不实的教学情境,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简要阐述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情境创设。

一、针对性是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前提基础

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协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具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本课时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坚决避免为了形式和所谓“热闹”的教学氛围而忽视情境设计的真正目的,防止创设一些华而不实的教学情境。在具体的数学实践中,教师要树立学为主体的思想,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针对性的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教师采用如下问题进行创设情境:为了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我校加强了在用电方面的控制措施,今年上半年比去年下半年月平均用电量减少了3000千瓦时,全校今年总共用电40万千瓦时,你能为我们的学校计算出今年上半年的平均用电量吗?首先教师引领学生分析题目,找出此题的等量关系,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可以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千瓦时,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为(x -3000)千瓦时,则上半年共用电6x千瓦时,下半年共用电6(x-3000)千瓦时。由题意得:6x+6(x-3000)=400000。在引导学生认识这是一个什么方程后,最后教师问,同学们想不想解出这个方程的结果呢?通过这样教学情境的设计,学生很容易地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使教学具有很强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二、趣味性是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传统模式的数学教学就是以教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地“听”,这种教学方式单调无味,并且初中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一些知识单靠教师的讲述,学生难以理解且毫无兴趣可言。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学习数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时,教师可以设置鸡兔同笼的经典题目:把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其中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求鸡和兔各多少只。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进行理解,然后根据“上有三十五头”可以找出里面的一个等量关系,那就是头的总数量是鸡的数量与兔的数量之和;再根据“下有九十四足”可以再找到另一个等量关系,那就是足的总数量是鸡的数量的2倍与兔的数量的4倍之和,最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相等关系量列出方程组。教师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能够把学生迅速引入课堂学习,为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打下了基础。

三、生活化是情境创设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初中数学内容大多数与生活有密切关系,源于生活而又要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关系,要尽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运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情境创设,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教师创设的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熟悉和经历过的,使学生有一种故地重游的感觉。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中,可以用数学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也理解了生活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学生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教师创设如下教学情境:我们学校A的正南方向240 m处,有一个正在建设的小区B,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计划要在建设区B的北偏东30°方向修一条新路。假如拖拉机行驶 时,150 m的范围内为受其噪音影响区域,(1)问拖拉机经过该路时,教室A是否受到噪音影响?为什么?(2)为了我们不受噪音的影响,请你联系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过点A向路BM作一条垂线,两线相交于C,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把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几何问题。

四、探究性是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客观要求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增强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出一些具有探究和创造性质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考、探究和创造的热情,使学生在教师创造的问题情境中进行积极探索,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珠穆朗玛峰8844米高;然后教师拿出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这张纸有足够长,把它对折30次后,得到纸的总厚度,能有12个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大家认为这是真的吗?教师介绍完题目后,学生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认为是真的,有的学生认为不可能,到底是真是假,就让学生运用乘方的知识自主探究,进行验证。0。1 mm×230=0。1 mm×1073741824=107374。1824 m。而 12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 8844。43×12=106133。16 m,学生通过对教师创设的题目进行探究,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不是随意的,仅仅把其当作教学的一种形式与途径。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积极创设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真实性和探究性的有效教学情境,从而使数学教学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辉。

猜你喜欢

用电创设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安全用电知识多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用电安全要注意
用电监察面临的问题及反窃电对策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