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学生感悟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9-01-12潘晓梅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小学生情境阅读教学

潘晓梅

(贵州省天柱县邦洞街道小学,贵州 天柱 556600)

一、善于以增强理解为由,有效培养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不难发现,人们对于不熟悉或者不理解的事物现象,不是不去关注就是难见情趣,这就是“熟视无睹”和“充耳不闻”。没有一定的理解,又如何谈得上“感悟”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通过途径和方法,如:扫除字词障碍,解读重点语段,解析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其人和作品背景等,帮助学生对阅读知识和阅读内容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引导学生就其中的某些方面说感悟、谈体会,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感悟能力。

如:教学《二泉映月》时,面对月色如银的惠山二泉,师父问不经人事的小阿炳“从泉水中听到了什么声音?”他除了淙淙的流水声,其它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此时此刻,师父所说的“听”并不是真的用耳朵来听,而是“用心感悟”。可是若干年后,饱经风霜的阿炳却能从流动的泉水“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并且在如此强烈的“听”力律动下,情不自禁地操起相依为命的二胡,自然而然的创作了不朽的经典乐曲—《二泉映月》。有鉴于此,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小学生在解读“听”的特殊内涵基础上,充分感知阿炳成长的艰难历程,就会通过阅读与感悟、情感与实践在幼小心灵上“划”下一道非同寻常的深深痕迹。

二、善于以情境教学为由,有效培养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

方兴未艾的情境教学法具有四大方面的独特功能,即平台功能、感悟与体验功能、启迪功能和探究功能。其中,感悟与体验功能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而且有利于他们在获取有效感知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内化和升华。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教学情境活动,在有效刺激学生视听感官后,更好地作用于他们的活动情感和内在心理,从而在引发良好学习体验基础上赢得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益。

如:教学《七律 长征》一课时,我设计并组织如下课堂教学程序:首先,让学生从历史背景、主要过程和重要意义等方面简述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概况,让学生对红军长征基本概况有一个整体性感知。再者,借助多媒体技术,适量地演示红军长征过程中所发生的“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几大著名战役的精彩片段,在革命历史再现中为学生提供音像和谐的“视听盛宴”,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心灵感悟。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阅读与感悟时空。最后,在学习小组中谈理解、说感悟,在集体范围内相互交流和资源共享。从整个过程和结果来看,情境教学法既有利于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三、善于以自主活动为由,有效培养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

“儿童的智慧出在他们的手指尖上。”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小学生不仅具有活泼好动的客观天性,而且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内在潜能。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应当而且须要善加利用的有效因素,也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理论和实践同时表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迎合小学生“求新、求趣、求动”的活泼心态,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元的自主学习中勤于耕耘、乐于实践,不仅有利于促进儿童“手、口、脑”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谐相生,而且有利于在阅读与思考、感悟与体会中不断提升他们的学科基本素养和核心素养能力,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逐步打下基础。

比如:《装满昆虫的衣袋》,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出示问题如下:(1)找出并体会一组近义词语,你发现小法布尔的昆虫情结如何?(2)课文例举了哪两个具体事例?它们说明了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作用呢?以此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与感悟中完成学习任务。由于基本属于同龄人,小学生与小法布尔有着非常相似的实际经历(玩起来很拼、时常被家长批评),阅读起来不由得生成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趣味性感悟。在这一自主性活动中,只要教师善于“引而不发”,阅读感悟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四、善于以个性评价为由,有效培养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现代教育理念和“核心素养”观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比如:在《三打白骨精》教学结束后,我以“我眼中的 ×××(如孙悟空、白骨精、唐僧等)”为题,结合对《西游记》的名著阅读认知,组织并引导小学生开展读写感悟体会活动。许多学生对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忠勇有加和除恶务尽等精神品质没有异议,但是对于“西天取经团”中的其他人物却大有争议:对于师父唐僧,有人赞赏他西天取经的勇气、决心和毅力,有人却质疑他的善良迂腐、人妖不分和屡错屡犯;对于猪八戒,有人质疑他爱说大话却偷懒成性,有人欣赏他的憨态可掬,没有紧箍咒这样的约束,却一路追随取经确属不易;对于沙和尚,有人说除了任劳任怨这一优点外几乎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有人说,西天取经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如果没有他的无怨无悔和勤勤恳恳,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同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如此多姿多彩的个性之花,正是阅读感悟能力的实质性体现。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是一项厚积薄发的艺术性实践工程,也是一项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发展课题。只要我们高度重视起来,并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就能实现令人期待的效果。

猜你喜欢

小学生情境阅读教学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是小学生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