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水型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探析

2019-01-12樊彦杰

魅力中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节水型城市绿地城市园林

樊彦杰

(身份证号:1310261987****8619)

一、节水型城市园林绿地

节水型城市绿地是当今城市建设的主题。节水型城市绿地强调,在城市绿地建设中有效收集和利用自然降水、生活废水,通过人工构筑设施促进地表水循环,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城市绿地的节水性,不仅要体现在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方面,更要体现在城市绿地景观水系的综合功能方面,它要求景观水系不仅具有观赏性,能满足现代城市居民亲近自然、追求城市环境安全的心理需求,更要借助于雨水管理等当代技术参与城市水系统的循环,并在此过程中对水质的净化有所贡献。

二、节水型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现状

(一)不遵循生态规律盲目建设

因地制宜是进行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中仍然存在在缺水城市大搞人工水面、瀑布喷泉等大型水景工程;在建筑高度密集的地区建设大草坪而不考虑应该采用能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益的绿地形式等问题。

(二)施工和管护技术水平低下

我国目前的园林施工方法和管理养护手段还存在着技术手段不合理、技术措施、设备落后等问题,比如反季节种植、喷泉外泄、大水喷水浇灌等做法,不仅增加了园林建设成本,而且造成水、土、植物以及人力、财力的严重浪费。我国园林绿地灌溉大多以人工水管式灌溉为主,而诸如喷灌、滴灌乃至地下滴灌等节水型灌溉方法,利用甚少。如某市途径绿地的绝大部分路段,均为水车浇灌,浇灌时水分流失多达20%—30%。

(三)城市园林用水系统不完美,水资源应用率低

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绿多设有必定面积的水景,如喷泉、瀑布、人工湖等,这些人工造的水景,一般都独立于城市的天然水系,依附城市自来水体系保持,每年需耗费大批的水资源。应用后的水也多直接排于下水道,而没有用于绿地浇灌或是弥补到城市水系。

(四)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

近年来,“草坪热”使城市绿地中草坪的比重逐年上升,乔、灌木的比重逐年降落,有的处所甚至呈现挖树种草的现象,这不仅下降了绿地体系的生态效益,而且加大了城市园林的用水量。

以上诸多原因,造成了园林绿化中水资源的极大挥霍,也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的匮乏。

三、节水型城市园林绿地建设

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生态体系中最积极的建设者,它的发展不应以水资源的高耗费为代价。因此,我国的园林绿化事业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需转变水的应用模式,使之从“耗水型园林”向“节水型园林”过度,走连续、健康的发展途径。

(一)重视园林绿地水系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总体规划阶段,应合理布局城市各类绿地,充分利用天然的河流、湖泊水系,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水景系统,尽量减少以洁净水源维持各类人工水景用水,与城市天然水系、绿地灌溉系统相连,使水资源最大限度地被重复利用。

(二)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优化植物配置

1.科学配置节水型乔、灌、草生态群落

园林绿地种植,应坚持以乔木为种植主体和乔灌草复层植物群落为主导。乔木虽在株数上不占优势,但其绿量却占园林植物总量的80%,释氧固氮、蒸腾吸热等生态效益的量化值占园林植物总量的85%,据研究,符合植物群落生态学特性的乔灌草结构,可借鉴专家推荐采用的1:6:20:29栽植模式,即在面积为29m2的场地中,由1株乔木,6丛灌木和20m2的地被植物或草坪构成。

2.结合地形进行植物配置

结合地形进行植物配置是科学建设节水型园林的有效措施,即在满足乔、灌、草植物群落栽植和景观要求的基础上,将节水耐旱型乔木栽植于微地形顶部或上腰部,中等耐旱型灌木栽植于坡地腰部或下腰部,而不节水耐旱等草坪地被植物定植于坡地下方的平坦或下凹处。如将节水耐旱性强的臭椿、元宝枫等乔木栽植于地形顶部作为高大背景树,耐旱性中等的灌木丁香、连翘植于地形中部附近,将需水量较高的草坪或地被植物铺植于平坦处或下凹处作为前景。类似的植物配置还有:垂柳-白皮松+西府海棠-腊梅;油松-迎春+锦带花-野牛草等。结合地形的植物配置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将多余雨水蓄集于微地形的下凹处,既满足了坡上节水耐旱植物的需水要求,也使不耐旱植物得了到雨水的充分滋润,达到建设节水型园林的目的。

(三)通过渗透设施加大雨水就地入渗量

城市绿地是最好的渗透设施,雨水回灌绿地能减小路面径流量,有效地补充地下水,越多的绿地面积,就能获得越大的雨水利用量。但是城市园林绿地中由于使用的需要,有些地方必须采用硬地铺装,如广场、园林建筑、道路、停车场等,针对这些场所人流活动和功能的不同,利用渗水性生态地而或人工渗水设施,也能取得较好的雨水渗透效果。

园林绿地中的硬质铺装应改变过去常用的迅速疏导路面积水的做法,用透水性生态铺装使雨水同灌地下。透水性生态铺装有嵌草路面和草皮砖、各种疏松粒料、多孔沥青与多孔混凝土等。嵌草路面和草皮砖是在路面中留出一定的间隙填充草皮或地被植物,孔隙率可达20%--50%,能较好地与植被相结合,在公园次干道、游步道中可广泛运用。各种疏松粒料如卵石、碎石、木屑等,透水性好,可以作为装饰材料来填充树池或公园游步道边,但附着性差,管理不易,适宜小范围使用。在公园主路、停车场可采用多孔沥青与多孔混凝土,同样能达到较好的渗水效果。

当一次降雨的降雨量超过土壤的渗透能力时,会在地表形成径流,此时可采用人工修建渗透设施的方法增加雨水的渗水量。人工雨水渗透设施包括渗井、渗管、渗透沟槽、渗水水池等。

四、结束语

建设节水型城市园林绿地是一项长期而全面的工作,既要从节水型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各个环节抓起,又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思想准备。同时还应从节约型社会的整体要求出发,考虑水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

猜你喜欢

节水型城市绿地城市园林
山西省节水达标县数量达61个
基于长时序Landsat数据的城市绿地定量遥感监测研究
探讨城市园林养护中数字化管理的有效实施途径
城市园林垃圾资源化与处理模式研究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基于LID的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特征分析及措施设计
国外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进展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节水型抽水马桶
发展城市绿地 提高城市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