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创新研究
2019-01-12张澜馨
张澜馨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一、传统文化概述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先辈留下的精髓,既包括思想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我国传统的中华文化之中,包含着多种优秀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及墨家、道家等。经过时代的发展,留下来的文化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并且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了力量。因此,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之中,可以给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带来更加深远的意义。
二、传统文化融入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文化凝聚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化,是中华人民的精神支柱。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不仅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同时也肩负着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职责,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可以有效的提升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以其厚重的历史受到学生广泛的认可,进而激发出学习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热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进取精神,也将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乐观、永不言败的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也会教育学生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三、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浮于思政教学表面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教育目标实施,高职院校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厚德强能的文化教学理念是一种导向教育,高职院校将国粹文化引进思政教学体制,是优化思政教学结构的重要表现。但是现如今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体制中,传统文化并未融入思政教学体制,仅是浮于表面。首先,高职院校在思政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受限于刻板教学方式,缺乏思政与传统文化教学之间的灵活衔接,导致学生在接受教学时,达不到预期的思政教学效果;其次,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也是影响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的关键因素。受制于技能教学为主的高校教学理念,大部分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能力尚不完善。如果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道德课程过于空洞,一味传授学生追求社会理想,缺乏传统文化德育渗透,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传授的真实世界与道德标准不符,进而产生不切实际的道德逆反心理;最后,高职院校为思政教学所开展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往往是泛化的传统文化内容,缺乏文化感召能力,难以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学生对传统文化与思政的认知未能深入理解,最终导致思政教学过高过空。
(二)重职业技能而轻人文知识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可以为我国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高职院校教育的本质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深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且侧重培养学科技能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对职业技能的教学训练更加看重,在教学与职业相绑定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与学生更倾向于专业技能的提升,难免忽视思政教育的学习。虽然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开设思政相关课程,但在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质过程中,人文教学与技能教学相背离,导致思政与传统文化教学未能发挥有效价值。此外,大部分高职院校将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掌握能力作为评判学生综合素养的标准,忽视了思政教育的高低,将重点放在职业技能教学中,而缺乏对思政教育的设计和发展。
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融合创新
(一)发挥传统文化的传承核心作用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紧密结合,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能够更好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以及效率,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希望关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积极落实对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从目前来看,社会正处于多元化的价值观状态之中,无法真正为学生提供标准化的生活规范,导致学生面临着许多的文化冲突以及影响,传统的伦理道德,所涉及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同时具体的内容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高职院校需要以基本道德文化的核心伦理为依据,不断的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有效引导以及规范,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的在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断的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引导以及自我调整。
(二)建立传统文化在思政教学中的传承体系
思政教育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学校必须要积极的建立完善的文化传承体系,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及属性的深入分析来为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指明道路以及方向,保障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以及合理性,积极的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和社会价值。其次,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仁义礼智信的引导以及分析,积极的实现社会服务与校园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广大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真正的意识到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三)实现课堂与网络的连接
在信息化以及科技化时代之下,各种网络资源的应用尤为关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文化的传承也需要以各种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应用为依据,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实践,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的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结语
大学思政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为了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应该强化课堂教学,在教学之中增加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应该注重信息与技术的重要意义,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保持良好水准的重要条件。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在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之中时,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