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化阅读策略在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9-01-12韩海琨
韩海琨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城区第一小学,河北 廊坊 065300)
群文阅读是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的探索性教学。就是在语文课堂上围绕一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联的文章,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议题展开立体式的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让低年级的孩子来开展课堂上的群文阅读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挑战,因为他们年龄小,识字量少,还不能准确熟练地掌握阅读方法及相应的阅读策略。那么,我们该如何把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阅读策略融入到低年级的群文阅读课程中去呢?
首先,阅读策略主要包括预测、推论、诠释、连结、摘要、提问、图像化、做笔记等。图像化策略是其中一种常用的阅读策略,比较适合低年级阅读教学。
图像化策略就是利用图像进行阅读方法上的指导,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思维导图”“鱼骨图”“情节梯”“维恩图”等图像化策略展开学习活动。但是,这只是一种手段与形式,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学梳理、学方法、学思维、学评价,这才是学生阅读力提升的真实体现。那么图像化策略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有哪些作用呢?
我以《会变身的月亮》为例,展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借助图像化策略对群文阅读产生兴趣,发现其中的奥秘,架构起文本与文本,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从而产生互动与共鸣,。
一、借助“情节梯”,把握故事内容。
所谓“情节梯”,就是根据自己在阅读中的不同情感体验而绘制的故事阶梯。在指导学生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时,我通过先入为主的声音信息,聚焦最吸引人的故事内容,然后把最具代表性、最能显示文章主要脉络的内容,用阶梯式的思维导图勾勒出来,这样做就相当于展示了一个故事的全景图,既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全貌,又让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提出两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都能脱口而出后,接着马上提出了“月亮是怎样变化的?”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引出了“情节梯”“开始月亮是什么样子的?过了几天后月亮发生了变化?她变成了什么样”随着这几个简单问题的答案出示,后面的内容孩子们的印象可能会越来越模糊,此时,再让孩子们打开语文书带着问题读故事,学生一边读,一边填写,一点点就完成了这样一架情节梯。这样做,清晰地呈现了月亮变化的过程,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了故事的内容。
随后,我马上又出示了第二篇文章《天狗吃月》,因为第一个故事做了示范,因此这篇文章我完全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读故事,提取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完成情节梯的绘制。整个过程中,尽管个别同学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体来说,大部分同学都准确地提取出了相关信息,而且利用情节梯可以简单复述出故事内容。
可见,情节梯这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对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整体概括能力都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利用“维恩图”,拓展学生思维。
维恩图是用于显示元素集合重叠区域的图示,是利用交叉的圆显示组别之间的相似点、差别以及相互关系的图。(如图所示)。交叉部分代表相同点或相似部分,而非交叉部分代表不同点或差异部分。在这堂课中,我利用了“维恩图”拓展学生思维。
在学生完成了《月亮姑娘做衣裳》和《天狗吃月》的阅读之后,我顺势引导他们比较两个故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结合情节梯,经过反复的阅读比较、整理,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挖掘故事的精髓,体现本课主题。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两个故事讲的都是“月亮的变化”不同点是:《月亮姑娘做衣裳》提到的月亮变化时间长,月亮的变化是由小到大;《天狗吃月》中的月亮变化时间短,月亮的变化是由大变小再变大等等。通过这样的维恩图,学生对于故事内容,描写的自然知识、科学原理都有了更深感一步的感知。此时,点出这是月亮变化的两种不同现象,一种是月相变化,一种是月食想象。并通过视频及动态图的呈现,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看到了故事内容中的天文知识。最后我还为孩子们推荐了两本同样介绍月亮变化的儿童绘本,这样做,既是阅读外延的扩展,也是另一段阅读旅程的开始。
总之,图像化阅读策略直观、清晰、易梳理,它的有效运用,将引导孩子们从表象到本质,去引发他们思考故事的内涵,在反复的感受、理解、学习、表现中受到启发,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是阅读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如何将阅读课上得有效、高效,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尝试和大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