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参与型教学对策
2019-01-12张世英
张世英
(河北省定州市砖路镇丁村小学,河北 定州 073000)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学生理解和操作上的偏差,教师可能教学生学会,但忽视了学生会学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的改革,就如何培养学生参与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提出了有效的教学对策。
一、在“想”中思考
人对事物的认识先是通过失误的表象或者根据自身的旧经验,分析其本质规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向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发展。因此,创设让学生“想”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索、解惑的空间,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有效途径。
例如教学“求三角形未知角度数”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思考情境:用课件演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假设该玻璃被球砸到,原三角形玻璃从中间割裂成两块,一块含原三角形的一个角,一块含原三角形的两个角。设问:如果将该玻璃拿去配成原先一样的玻璃,该拿哪一块玻璃碎片去配呢?
这样一来,教师就很好地构建了一个学生“想”的氛围,学生可以在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尝试思索有关的数学问题,主动参与,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在“说”中交流
学习数学知识要有数学语言作为必备条件,数学语言是课堂教学时师生信息交流的工具。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适当跟学生互动,提供给学生“说”的机会。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能使掌握的数学概念更清晰。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得到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真实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
在数学课堂上需要“说”的地方有哪些呢?笔者认为:1.看图提数学问题时要说。图文并茂的教材,学生根据图片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2.展示思维过程时要说。学习数学不是简简单单地对外部知识的接受,而是要建立知识结构,学会思考,并将思考的逻辑思维有条理地表述出来,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3.反馈评价时要说。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甚至相互辩论,这种多向交流的课堂形式有利于学生在思维上相互学习和协作。
三、在“做”中体验
要想让学生的认识更深刻,就要进行相关知识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因为数学知识相对抽象,通过知觉表象式活动的推动,就会获得感官上的认知,既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又深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教低年级学生时,学生的智力发育还处于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因此,“做”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就很重要。如教学“米和厘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体验以下所谓的长度。像学生身边的铅笔、橡皮、本子,或一些物体的横截面长度、厚度等,都可以让学生自行度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感性体验,会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又在思考中动手,使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同步提高。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动手,组织拼一拼、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多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下,能够全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问”中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产生积极探索的思维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思维的起点,是探索客观真理的根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时机,适时地设疑引导,帮助学生产生数学疑问,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教师的教学行为就会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主动行为。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数手指头学起,算算一只手上有多少个手指,再加上一只手,总共有多少个手指,这样逐一累加,就是“5+5+……”。接着,进一步设问:数这么多的手,怎么用数学方式写下来呢?有没有简便的方法?通过探讨交流,最终达成“乘法”的认识,得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这一结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创设氛围让学生敢问、善问,增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提问,要给予肯定评价,消除学生害怕质疑的心理障碍。对于学生的质疑,不能轻易给予否定,也不要急于回答质疑错误在哪,而是让学生先思考后交流,这样学生就会从成功的喜悦中享受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在释疑上下工夫,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科学引导学生发展质疑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要充分给学生提供参与空间,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不再被动学习,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现轻负高质,就要实施参与型教学的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途径。
新课程改革要求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在新形势的驱使下,教师需要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