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语文的兴趣培养

2019-01-12杨洪波

魅力中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文学知识孔乙己趣味性

杨洪波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中学,重庆 40840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作为人民教师不应该只是单纯的追求成绩,更要把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语文本身是一门趣味性特别强的学科,它有着很大的趣味性,我想学生对语文产生不了兴趣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没有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引导者,只有学生自己对语文产生兴趣,才能更加认真的投入到学习中,在不断的学习中探索到语文的乐趣,尝到了其中的乐趣就会更加热爱。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当然会认真对待,好的成绩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一、设立兴趣小组,举办诗词大会

诗词是中国文化智慧的结晶,在诗词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语言的魅力其实,诗词就是语文的一个分支,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免不了要学习古诗词,然而很多的学生害怕古诗词的学习,受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诗词的教学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诵,过程枯燥无味,许多学生对此产生了厌烦的情绪,进而变成抵触心理讨厌诗词,讨厌语文。诗词其实是充满了美感的,我们不应该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真的去体会传统诗词中的美感。我认为,在班级设立兴趣小组,诗词兴趣小组,定期举办班级诗词大会是一个培养兴趣的好办法。

例如,我在教学《古诗词鉴赏》的时候,就告诉学生,我们班级每周会举行一次诗词大会,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参加,诗词大会的内容不是简单的背诵记忆,还有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诗词。学生听后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大家都在我的指导下去主动体会诗词中的意境。一遍遍的朗读。这样不仅在朗读的过程中背诵了诗词,更体会到了诗词中的意境,一举多得。让我意外的是,学生在准备诗词大会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对语文的热爱,学生爱上了语文,语文成绩的提高也是自然而然的。

二、组织观看文学短片

初中的学习不像小学,学生学习任务多,任务重,这时候很容易产生疲惫感,学生一旦感到疲惫,就很难在集中注意力的去学习,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合适的课堂调整,让学生可以缓解一下学习的压力。我认为,组织观看文学性的短片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学生能够在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得到缓解,这对于他们接下来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观看文学性的短片,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这也是一个提升自己文学水平的好办法。

例如,我在上《孔乙己》这节课的时候,我注意到大家比较疲惫,学生好像对本课没有什么兴趣,于是我组织大家观看了孔乙己的短片,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丰富的视频内容远比枯燥的课本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当然,我没有让学生只是观看视频,我告诉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体会孔乙己人物的悲剧,和其他人表现的冷漠,结合时代背景去思考,想一想造成孔乙己人物悲剧的原因。这样,学生摆脱了传统课本的枯燥学习模式,在快乐中学习思考。观看文学性短片,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疲惫感,让其对语文产生兴趣,爱上语文。

三、举办文学知识竞赛

语文不仅是书本上的那些知识,语文的学习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去,其实很多的文学知识都有极大的趣味性,我们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妨利用这些趣味性的东西,让学生产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爱上语文,主动的提高语文水平。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的文学知识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初中生又有很大的好胜心,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举办文学知识竞赛,学生会更加努力的记忆一些必备的文学知识,在一次次的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文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成绩自然也会提高。

例如,我在班级里会不定期举办文学知识的竞赛,选出第一名然后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一来,学生的好胜心被我激发出来,我把各种文学知识打印下来做成了一个题库,学生主动的去记忆,变被动为主动,对语文的兴趣也大大提高。

结语: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尤其初中的学习,任务多,任务重。我们作为初中教师,要把学生的兴趣培养放在首位,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学习的道路上也充满了乐趣,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就要利用好这些乐趣,让学生觉得学习的过程不仅充满了挑战,更充满了乐趣。兴趣永远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主动的学习,主动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才是我们教师所希望看到的。

猜你喜欢

文学知识孔乙己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浅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文学知识的渗透
高中语文课本文学知识的选择与编排
音乐教学中在文学知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