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困生转化
2019-01-12安宗昱
安宗昱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白家务办事处兴隆场小学,河北 廊坊 065000)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往往会存在一定比例学习困难的学生,并且随着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成为重要的教学工具,课堂的知识容量增大,知识拓展的角度增大,这些学生所占比例也会越来越大,如何让信息技术不要成为学困生成绩下滑的“帮凶”,反而成为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的“伙伴”呢?
一、学困生成因分析
学困生一般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所造成。
(一)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又分为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现在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比例。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地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习,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帮助别人的意识,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教师的善意批评教育记恨在心;一些家长认为对学生的教育认为是老师的事,不主动与教师配合,助长了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他们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漠视老师的苦心教导,随着问题的积累,成绩下降,沦为“学困生”。学校因素:学校大多数的数学教师都是承担双班数学,学生超过一百人,这么多的人老师不可能照顾的过来,部分学生就会得不到老师的关照。这表现在几个方面。课堂上,老师的眼神和语言,对于靠后排的学生就无暇顾及。同时他们的不规范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他们的行为受到教师的影响有限或者很少。因为人多,师生间的互动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容许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由散漫的行为,他们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教师的培养,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因而造成学困生的产生。特别是小学生,这种作用是相当的明显。
(二)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智力、性格、习惯几个方面。有一部分学生智力发展低于同龄其他学生平均水平,他们记忆困难,理解缓慢,对于知识不能变通。他们愿学、乐学,但结果往往是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比其他的学生多,而成绩却远远不如他们,在学习上处于持续困难的状态,久而久之变为学困生。有的学生难以约束和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学习效率很低,长久之后变得无责任心,不肯承认错误,无所谓成绩好与坏,甚至扰乱课堂纪律。时间一长逐渐变为学困生。还有一些学生性格孤僻,受挫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放弃。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原生态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再现于课堂,能拉近学生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巧设问题的情景,引导学困生有意识地思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困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部分学困生的思维水平更是低于平均水平的。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这两部分内容时,有许多的较抽象的综合性习题。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直观地把图形之间的关系,各个边与周长和面积之间的联系展示出来。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四)利用信息技术,让学困生自己动手实践,加深领悟。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只注重讲解,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学生常常难以深刻理解数学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从 “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让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交互式白板和实物投影仪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成果,让全班同学都能看到。好的可以给其他同学做样板,错的可以让全班一起指出,让这位同学能更快的改正,也能给其他同学警示。在学习计算和画图等内容时就可以大量使用,不需要由老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计算和画图的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
(五)利用信息技术,达成家校共育,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有相当多的学困生都是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老师可以利用班级网站、班级qq群、教师微博等方式,及时有效地将孩子的进步或其他信息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分享孩子健康成长的快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也能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想办法教育好孩子。通过这些平台,增加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及了解,也使教师的学校教育与家长的家庭教育达成共识。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只要教师对学困生怀着无私的爱,充分尊重信任学困生,善于发掘学困生的优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能找到启迪学困生心灵的金钥匙,使他们不断进步,成为健康、蓬勃发展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