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激情教学艺术的探究
2019-01-12王倩
王倩
(河北容城县小里中学,河北 容城 071700)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具有很多感性化的成分,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使之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和感悟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激情教学就为其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教学内容融入到情境中,使之实现激情导入、艺术教学、寓教于乐、快乐学习的状态,实现激情教学艺术与语文教学的完美融合。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激情教学艺术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教学导入,在教学导入中要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通过调动自身的情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既有诗歌、戏剧、散文,又有小说、神话、文言文,教学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在生动形象的图片、音乐、视频的作用下,丰富了教学的情境内容,快速地将学生引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受到情境感染,实现激情教学导入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中,有《沁园春 雪》这首现代词作,它上片写北国壮美的雪景风光,纵横驰骋,展现了作者的豪迈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下片品评历史人物,抒发了作者豪情壮志的情感。这首词形象多样、情感丰富,很适合进行激情导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雪景图片和视频:在凛冽的寒风下和阳光照射下,远处高低起伏的山坡犹如银蛇舞动、蜡象狂奔;借助相关历史电影和纪录片为学生展示短视频:重要的历史人物,近现代在重要人物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推翻了封建统治,经过艰难险阻和浴血奋战,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这些图片和视频包含了词中壮美的自然风光、中国历史的简要缩影等,能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词中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的这首词,实现了激情导入。
二、引导学生进行美文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刚接触一篇课文时,需要先朗读或默读理解其大意,针对不理解的句子和段落进行反复阅读,在学习的最后重新进行阅读梳理,所以诵读贯穿整个课文学习过程。特别是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诗歌、文言文和散文,更适合进行诵读,诵读这些美文,能够让学生获得美感,体会语文中蕴含的美的韵味,感受文中的情感变化,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提升学习效果,实现语文激情教学艺术。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诵读,然后再要求学生跟读,最后要求学生独立诵读,在诵读中可以将教材中的文字变得生动具体、有声有色、具有情感,并在其他感官的共同作用下,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对本篇课文学习的热情,加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例如《词五首》中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首词,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性的诵读,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分句诵读,最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范读,充分调动自身的情感进行独立诵读。在诵读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解读这首词。比如可以提出这些问题:这首词是什么风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开篇和结尾写出了什么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和各小组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这首词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豪放风格的词,表现了抗击辽和西夏的决心和爱国的雄心壮志;开篇中用了“聊、狂”,既表现出了作者的豪放和潇洒,又表现出了作者的悲愤的情感;结尾的三句突出表现了作者的远大志向,表达出了他要驰骋沙场、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通过分析总结,可以让学生对照自己的感想,升华了自身的理解和感悟。
三、表演课文文本使之生动化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包含着丰富历史故事的课文,这些课文的内容十分生动,非常适合表演。比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中有《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等课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饰演其中的角色,表演其中的内容,将其生动地展示在其他学生面前,能够让学生在表演中、在观看中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仔细揣摩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表现故事情节,能够帮助自身更好地理解课文文本,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激情学习。
例如表演《范进中举》,教师要指导学生表演中要突出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夸张形象,注意表演出范进中举前后其岳丈的不同的表现,主要通过肢体语言、神态和言语去表现,还要加入一些“群众演员”表现邻居在范进中举后的表现,突出此文的讽刺意味。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很好地完成了课文文本的表演,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本文辛辣讽刺意味的理解。
总之,激情教学艺术注重情感的体验性和情绪的调控性,注重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激情和艺术的教学环境下,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情教学艺术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展开美文诵读,表演课文文本使之更为生动化。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实现激情教学艺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