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01-12闫晓博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助学贫困生资助

闫晓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家庭条件却难以承担上学的费用,这成为很多人才上大学的一个阻碍因素,为了给他们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国家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援助,这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学生的困境,但是高校资助体系在实际的运行过程当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了很多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无法得到帮助,所以说高校在进行资助工作的时候要不断的针对问题进行探究,找出适合的解决对策,这样一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可以更顺利的毕业[1]。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贫困学生的认定体系不够健全

想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有效帮助的话,那么首先就要找到真正需要接受资助的学生,但是在认定体系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来说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存在问题,出现了一些难以进行具体界定的问题,比如说很多学生申请贫困生,但是用的却是高档手机,被询问的时候却说是亲戚送的,而这件事情的真伪却是难以得到界定的,其次关于家庭贫困信息的认定也存在着一些可信度问题,现在高校进行贫困认定主要是依据学生自己对于家庭状况的描述,但是不能否认很多学生为了补助金会对家庭的实际状况进行虚报,但往往一些家庭真正贫困的学生却碍于面子问题放弃贫困申请[2]。

(二)生源地助学贷款有所风险

现在我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却极其严峻,这就直接导致了对助学贷款的还款能力比较弱,很多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没有按照合同规定的日期进行还款,信用意识有所欠缺,对于助学贷款进行恶意的拖欠,这样一来,助学贷款的风险逐渐升高,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难以进行申请。

(三)高校内勤工俭学岗位的缺乏

现在很多高校内都对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开设了勤工俭学的岗位,但是这些岗位的数量却是比较少的,并且大多都是一些体力劳动,和学生专业相符的岗位比较少,并且有些还会和学生的上课时间产生冲突,并且还有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占有名额,所以这就直接导致贫困生的岗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3]。

(四)高校对于“精神脱贫”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高校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经济上的补助,但是贫困生往往比较敏感自卑,存在着精神贫困的状况,很多学生在拿贫困生补助的时候往往会害怕被其他的同学看不起,甚至还有学生无法正确的认识这件事情,出于虚荣心而拒绝资助,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使得贫困生对自己上大学这件事情产生怀疑,滋生出自卑、自负等的不良心理,对大学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对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要更加科学的开展

想要更好的发挥参与资助政策的作用,那么首先就要对贫困生进行科学的认定,目前高校比较常用的方式是三级管理制,即对贫困生进行认定的时候要经过学校、学院和班级这三个层面,将学校评定和民主决议的方式结合起来,学校在进行认定操作的时候,除了要接受学生自己所提供的材料之外,还要与学生日常的生活表现结合起来,节假日的时候安排辅导员等去学生家中进行走访,深入的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状况,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注意保护学生隐私[4]。

(二)将资助渠道加以拓宽

为了解决贫困生的日常生活费用,学校需要在校内开设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除了单纯的体力劳动之外,也要结合学生的专业需要设立一些智力型的岗位,使得贫困生可以利用勤工俭学的方式赚取生活费用,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进行个人能力的锻炼。

(三)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

对于高校来说,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经济资助是一种发展基础,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才是其核心工作,家庭贫困的学生更加容易敏感自卑,所以说高校在对他们进行经济资助的时候,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资助的意义,缓解他们的心理自卑和精神压力,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美好未来而奋斗[5]。

结语

综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极大的进展,高等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很多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却失去了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了缓解这样的困境,国家也提供了一定的资金进行资助,但是由于高校资助体系的不完善等原因,所以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落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说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不断的进行革新发展,找出解决措施。

猜你喜欢

助学贫困生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关爱·帮扶·助学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