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9-01-12徐雁华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文探究

徐雁华

(广西岑溪市第二小学,广西 岑溪 543200)

小学生是正在成长和发展的学习群体,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身的能力素养是决定学生能否长远发展的基本前提。小学生受年龄的制约和思维能力的限定,他们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实践完成。引领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项浩大且深远的教育工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基础平台,自主的课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也能及时有效地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究精神。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的策略问题做一个简要论述,希望能对广大的语文教师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一、课前通过预习, 养成自我探究习惯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课前知识的预设和生成,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同样如此。课前预习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的良好开端。通过课前的知识预设,可以提前了解课堂所学知识,有利于及时有效地梳理课堂学习的知识点,对于掌握和深化课堂教学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前预习也讲究方式方法的运用,要想有效地预习知识内容,需要老师给予方法的指导和引领。课前预习不是浏览式地阅读,对于一篇课文的预习,需要从课文内容的梳理、生字词的认读、以及课文重难点的把握等方面进行预习了解。例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之前,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问题预设:小壁虎应该是有尾巴的,可它为什么还要借尾巴呢?这样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就能够着重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了。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质疑问难,自主解决老师预设的问题之外,对于尾巴的功能也是学生感到新奇和有待探究的重难点知识。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在自主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深层地探究课文相关的知识内容。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主动扩散广义思维,也有助于课文知识内容的拓展和生成,是值得培养和推广的学习方式。

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学习对象。语文课堂教学重在知识的建构与生成,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引领,同时,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更需要教师的倾心关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语文学习素养,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并培养的行为准则。小学生是可塑性非常强的学习群体,只要引导得当,他们自身的无限潜能都会得到具体展现。

语文课堂学习不能以教师的一味讲授为主,学生的互动参与是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具有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 这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制胜法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向,要善于培养学生有疑必问,有问必究的良好学习情趣,只有迎难而上,敢于突破才能促进知识内容的深入学习,也才能真正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营造质疑的课堂氛围

质疑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广义思维。质疑是主动探究的基本学习方向,是思想根源上的进步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大力营造质疑的课堂氛围。质疑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有效发问形式,值得大力提倡并推广。例如,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题目巧妙质疑:自己的花为什么是让别人看的呢?通过逐层深入学习,再回归到文本课题,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理念“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了。在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帮助下,质疑的课堂氛围成为了自主学习的敲门石。

(二) 以课堂问题串联教学主线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散发着浓厚的求知氛围。课堂教学在注重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基础上,问题的生成成为了课堂学习的重要发力点。有效的课堂问题是促进学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有力因素。课堂问题的预设、生成和解决是串联小学语文教学的主线。在课堂学习中,问题的引设和解决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因素,只有围绕问题深入浅出地进行有效探究,才能真正行成知识与问题相互交融的有机学习形式,也才能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三、善于总结归纳, 在拓展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课堂学习也重在有始有终的阶段性总结和延展。语文的实践教学离不开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总结归纳是小学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结并不意味着结束,它是继课程学习之后的推广延伸,是语文学习的外延扩展。通过与文本知识的缔结和扩展,能够引导学生将语文视角投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中,这样的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学习了《听听,秋的声音》一课后,可以引导学生继续从秋天的声音中感知秋天的美好,通过续编诗歌的形式,学生能将学习视野触向更为美好的秋天。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有效的课文拓展能够激发学生的广义思维,也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基本着力点,它是语文学习的有效延展,是语文教师一直备受推崇的外延学习形式。

综上所述, 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堂需要通过课前预习, 课后拓展以及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等方面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自主学习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发力点,学生自主能力的形成是关乎其良好发展的重要前提。自主学习的有效行为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和引领,师生的有效互动是合理探究语文学习的重要前提。高效的自主学习课堂成为了引领学生自我实践与发展的重要保证。自主的语文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的主动探究和问题挖掘上,只有学生真正切实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才能更加有效地建构语文学科知识,才能充分地吸纳和推广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课文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背课文的小偷
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