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策略

2019-01-12李红霞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德育家庭班主任

李红霞

(新疆阿拉尔第一师阿拉尔中学,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小学教育作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启蒙阶段,是学生一生教育学习的基础性阶段,在小学教育阶段,注重学生的知识和道德双修双提升,对于学生的一生的学习成长成才是受益无穷的。我国教育对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其中人才培养目标更多的与社会发展相契合,与之相照应的教育部就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应该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初步塑造和涵养中发挥着油墨重彩的作用。班主任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参与者,要切实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以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品行对学生的德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要注意具体的教学教学计划和德育素质发展策略的制定和落实。

一、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重在学生心里教育和观念意识的涵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要注重良好的班级环境和学生交流交往氛围的营造,如注重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尊重老师学校的其他教职工,在课堂上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同学之间的交流要文明用语,注重好人好事的鼓励和宣传,书板报和班级标语在宣传与知识学习相关的之外,可以适当的加入道德品质的内容,引导学习真善美。此外在我国整体的教学环境中,在中小学存在校园暴力等行为,对学生心里产生较大的负面的影响,班主任要注意班级内部此类事件的产生。此外,对于出现不精神状态和心里的同学,班主任要注重心理素质教育。

二、小学阶段现有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德育教育措施抽象化

针对我国学生的培养目标,我国教育部门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和在校行为规范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指导文件,即《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该文件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原则等做出全面的解释和规定,以指导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但该文件的规定的具体教学措施太过于抽象脱离脱离基层一线教学单位,使得班主任在学习和落实该文件的过程中,较为吃力,出现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无从下手的局面。使得班主任不能够很好的根据具体的教学文件来落实德育教育,增加了班主任的教学难度。

(二)学校与家庭衔接不足

学校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具体行为规范和心理认识的监督者、约束者和引导者,而学生的生活的家庭是对学生德育教育能够产生潜移默化而又深刻久远的影响,没有像学校那样更具有针对性,家庭是通过家人亲戚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产生榜样作用。两者的作用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不能分割。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校与家庭的德育教育工作出现了裂缝,不能够有效对接。家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学生的德育培养,家长在日常行为规范中不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德育教育机构主体单一

传统上我国学生的各项教学工作包括德育都不约而同的划归为学校教育,学生学习表现的好坏全都归咎与学校。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中,我国的德育教学工作过于依靠学校,德育教育管理机构在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的主体中过于单一,缺乏良好的德育环境的熏陶,对于学生道德的全面发展和形成是较为不利的,甚至有时候会带来负面效果。在小学生的德育过程中,家庭、小区、社会组织和整体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积极参与到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影响塑造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对人生、对他人的重要意义。

(四)缺乏有效的德育实践活动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开展中,相当一部分的学校只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因为害怕担责和组织起来相当困难的原因,学生的学习成长缺乏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的老师的口语相传进行思想道德的学习,不能够通过参加德育实践活动来增强对于道德认识和感知。

三、促进德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在小学课堂的德育教学中老师要敢于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只通过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能够满足当前教学理念对于学生德育教学要求的,老师要积极的组织学生参加与道德主题相关的实践活动,学校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老师开展道德实践教学活动,学生要脱离课堂积极踊跃参加,通过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以自身的行为感知真善美行为对于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和对自身品格的提升。如组织学生参与养老院的演出慰问活动、公园卫生清洁活动、发放道德宣传单等,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

(二)完善小学生道德行动指南

教育部制定的《小学生行为准则》学术性较强,老师和学生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教育部可以进行文件的讲解和释义,学校还可以通过专题教研会,组织老师班主任进行培训,促进班主任对该文件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容易落实具体的行为准则措施。学校也可以根据该文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学生行为守则,初级小学生的德育培育。

(三)加强学科的融入

在学校的教学改革中,班主任、老师和校方要支持德育培养工作融入到不同的学科教学中,有条件的可以将德育融入到所有的学科教学中,班主任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在班级执教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德育培育,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知识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工作。

(四)加强家庭学校的衔接

在德育管理教学工作中,老师要敢于进行大刀阔斧的尝试,打破德育教学中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堡垒,积极建立学校和家庭的链接和反馈机制,学校和家庭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德素质的养成。

四、结束语

因为小学教学的特殊性,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班主任操心思和花费更多的功夫,在德育教育的道路上班主任需要做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多种措施的落实和多方位主体的关注,学生、老师、家长和学校都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和对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也需要将上述德育培养计划和策略的落实。

猜你喜欢

德育家庭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夸夸我的班主任
家庭“煮”夫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恋练有词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