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小学作文写作难题的策略

2019-01-12张素梅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写作文语感成人

张素梅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峪耳崖镇中心校,河北 宽城 067601)

对广大小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一件非常令人怵头的事情,许多学生学了好长时间仍然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表现在不能构思出具体形象的内容来。还有许多学生一写作文就想着端起架子正襟危坐,非得写出高大上的文章来不可。高大上固然好,可是若一味追求高大上,写一些小学生难以把握不能理解的内容,易养成做作的习惯,还易导致思维的僵化,使文章没有文采和情感,缺少生气。还有的学生一说要写作文就想到先看作文书,从中借鉴或者抄袭。仿作固然是写作学习的必经之路,但是在写作的时候每每如此,显然是一种依赖心理,这个习惯也要不得。还有的学生写完就完了,连第二遍都不看,根本不知道还有修改作文一说,这也是误区,是非常坏的写作习惯。

一、朗读获得语感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尝试加强朗读的方法,要求学生大声读出来,把看到的句子准确熟练地大声读出来。大声朗读的过程就是朗读者向文章写作者学习的过程,朗读者要矫正自己的选择用字,而把句子的流动向写作得更规范、更高明的遣词造句上靠拢。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练习,获得语感,熟悉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朗读的过程,其心理机制和默读截然不同。默读可以说是更高级一点的读书方式,要求更成熟的心理机制,和对文字的熟练把握能力。朗读是阅读的开始,是小学生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培养语感,培养阅读兴趣的最佳方式。少儿的心理机制不够成熟,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脑的思维能力都受到限制,需要在长期的磨合中逐渐成熟稳定发展起来。

朗读需要眼睛、大脑和嘴巴的配合,首先要通过眼睛辨识文字,大脑从记忆库中调取资料,加以印证,经过辨识它的字形来确定字音,然后传给发声系统。读音的平仄和长短也是少儿理解汉字的重要途径,读音发出后,朗读还没有结束,声音还会反馈到耳朵中,再次反射给大脑,大脑接受读音后再重新印证,这是第二次对汉字的认识。因为这个朗读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很快加深对这个词语的认识,更加便于学生记忆。所以,朗读是非常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是写作练习的前提和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语感,知道哪些句子是好句子,怎样写才能让句子更加优美生动。

二、背诵是实现素材积累的最佳途径

学习语文背诵是千年不变的真理,背诵的好处有很多。首先是积累素材,积累许多可用的材料。同样是六千多个汉字,不同的排列组合就能呈现不同的句子,表达不同的情感,其中有许多相似的片段是从所积累的素材中来的。所谓最好的学习就是模仿,而模仿就是对所积累素材的变形和再现。其次,背诵是写作的前提。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的熟读其实就是背诵的意思,背诵得多了不仅仅是素材的积累,还能从中体察到许多写诗创作的诀窍,背诵是最好的学习。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对音律和词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断地背诵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句和文章中细微得不易被人察觉的地方,从而形成稳固的认识,也就是常说的语感。形成语感对学生的写作来说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最后,背诵还是对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吸收。

三、“我手写我口”,让学生找到放松的写作状态

练习有情感的写作。写作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写作文的时候许多小学生都容易端起架子来写,总认为作文应该这样写,必须这样写,需要这样写。结果写得老气横秋,故作高大,毫无生气,也缺少情感。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他们的心智还并不成熟,感性认识更多于理性认识,而且他们的思维具有跳跃性,缺少系统的、理性的、逻辑的、严谨的推理。而且,他们的注意力和成人的也不相同,往往被成人所不解,也认识不到。他们身材矮于成人,所以他们拥有和成人不同的视角,从低处往高处看,那就是另外一番天地和世界。而且,幼儿基本上都是典型的泛神论者,在他们心中,小狗啊小猫啊小鸡啊,都是有生命的,甚至就连家里的桌椅板凳和玩具都具有情感和生命。这都导致他们的认识和成人的区别。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和包容学生的这个特点,不应该把这些表现当作是写作上的缺点,更不应该批评,使用粗暴的手段统一这类写作练习的答案。这样的练习,统一答案是最错误的教法,不仅限制学生的思维,还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引导学生如何做到我手写我口,学习用汉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许多学生说话很麻利,可是一要他写下来的时候就懵了,根本原因在于在练习写作时形成了对写作的畏惧心理,找不到一种轻松自由的感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许多学生在练习写作的时候常常从观察来入手,看别人在干什么,而不是从表达自我开始。比如,我今天很开心,我今天感觉不高兴,我今天上学很匆忙,等等。这样的表达便于学生找到一种轻松的写作状态,能够让学生喜欢并且习惯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学生只能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看见哪里写到哪里,难以形成有层次的文章。

最后,教师还要学会爱护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的想象力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如果教育不得法,反而會破坏他们的想象力。教师要懂得欣赏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的一些不同于成人的想法予以肯定,至少是容忍,不能批评。大人理解不了的原因不是因为学生想得不对,而是因为大人失去了童趣,失去了想象力,不理解孩子们为什么那么想。

猜你喜欢

写作文语感成人
养大成人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写作文的烦恼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成人不自在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
教育不是成王败寇而是望子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