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术教育中的素描

2019-01-12徐雅丽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形体素描艺术

徐雅丽

(海口经济学院附属艺术学校,海南 海口 571127)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那么,艺术教育中的素描学生们如何学?怎么学?为什么要这样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美育素描教学中加以浅析,就如何指导学生们学习素描,谈谈我个人的一得之愚。

一、树立信心,勤学苦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让学生们认识到,学艺术同样也是件极其艰苦的学习。要有“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那样的毅力和恒心。不要以为学素描很轻松,倘若漫不经心,或者画画停停,这样是很难学好素描的。一个人的坚持与梦想,往往与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有密切联系的。进入中学学习的学生们普遍缺乏坚持心,无追求目标,或者凭一时好奇、兴奋画画,或者跟别人学着玩玩……因此,首先要学生们树立起追梦心。

在素描上要有持之以恒地精神。由于素描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艺术,所有绘画的组成部分是一些点画线条和光影,因此通过点画线条及光影的巧妙变化和组合安排,就能使描绘出的主体表现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也正因如此,同学们要想掌握好素描的技艺,必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那么,在素描学习中,克服困难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勤学加苦练,锲而加不舍的精神。

素描基本功包括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因此在学习素描写生过程中,既要用手,又要用眼,更要用心。也就是说,不仅要动手多画,还要在画的同时多看、多想。要仔细观察,反复比较,找出自己画的画与对象之间的差距,分析这一阶段比前一阶段画的画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并加以修正等等。要学生们反复练习,及时总结,不断改进。要有画了一遍又一遍吸引力,要像着了迷一样去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十年磨一剑,不敢试锋芒,再磨十年剑,泰山不敢挡”的境界。

二、创设图景,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是学习素描的一种好方法

素描练习一般是:先进行石膏几何形体写生,再进行静物素描写生,后半期穿插风景写生,而后进行石膏头像写生,最后进行人物头像写生。因此,学生们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练素描,决不可急于求成。

先画石膏几何形体,是因为自然界一切物象的造型,不管多么复杂,从形体结构来说,都可归纳成各种不同几何形体的组合,甚至可以简化到立方体、圆柱体、球体、锥体等形状。石膏几何形体是素描基础训练的第一课,各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如此,一是过去体系的沿用,二是有利于形体的认识。利用显明的几何形体造型,研究立体的法则和规律,提高对体积感的认识,培养学生们能够在二度空间的平面画面上,表现出三度空间立体形象的能力,即培养学生们最基础的塑造形体的能力。几何形体的明确性和色彩的单纯性,使其立体感的形式因素及规律性,显得更为明确,对学生们来说更容易把握。

素描教学中把静物素描写生作为基本功训练的一种手段,是因为它处在人为条件下和相对稳定的静态中,对认识和表现物象的体积、质量感、空间感、透视规律及调子变化,比其他题材更丰富、更方便。静物画是随着绘画的发展,而逐渐成为独立的画种,与风景画、人物画同立于画坛,是整个绘画中别具一格的画种,并有其它画种代替不了的特殊地位。绘画史上产生了不少著名的静物画家,创作了许多独具艺术价值的作品,至今为人们所喜爱,并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它在有限的静物描写中,同样可以看到各种生活,看到不同时代、不同画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各种多样的形式风格,从而体察到时代的艺术观和审美观。

穿插素描风景写生,就是培养学生们对自然景象敏锐的观察能力,发掘自然中的美和表现自然美的能力。自然现象的造型和肌理,会给我们技法的研究以启示,如中国山水画中的各种皴、擦、点、染的方法,都是画家观察自然现象,加以规律化,程式化,并利用笔墨纸张的性能追求多变效应的结果。

石膏头像素描是真人素描的预备阶段,也是素描学习过程中必经的训练,对于熟悉和掌握人物造型的结构、比例、姿态、表情、透视等方面的关系及其规律,有许多有利条件,因为它有着合乎规范的比例,永久不变的姿态,显明的个性特征。另外石膏头像本身,具有单纯洁净的色调,白色的石膏,在光线的作用下,体面转折,解剖结构,以至细微的表情变化,色调层次的韵律等,都得到了呈现,比较明显,为深入表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除此之外它在静态的状况下,人为的可以进行安排和控制,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进行摆布,转换各种方位,采用不同光源,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较长时间地研究表现。

人物头像写生是因为人能思维、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进行语言交际的高等动物,也是造型艺术表现的主要对象,在历来的绘画中,人物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训练的素描教学,人物造型的研究也是中心课题。虽然一个画家所面临的天地极为广阔,但无论表现何种题材,最为迷人的还是人物,是历代艺术家挖掘精神世界的根本主体。在复杂微妙的造型中,交织着生理与心理的网络,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性格和特征,只有善于利用造型规律又不为规律所约束的艺术家,才能表现出艺术的形象。

三、努力坚持,夯实底蕴

传统美术教育是现代美术的基础,现代美术教育所倡导的艺术思辨能力、创造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传统美术教育中所传授的艺术规律和美术基本功训练,坚持“四写”,训练基本功。“四写”是写生、速写、默写和临摹。“四写”的训练要求应各有侧重,任务各不相同,但目标一致,可以相得益彰。

速写和默写,是培养学生们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方法。既能提高表现能力,又能培养概括能力,近年来美术院校高考试题大多采用默写。学生们在进行素描写生的长期作业之前,可以先用速写的形式进行各项练习。通过长期的速写练习,必将提高学生们提炼概括的能力,这种能力在艺术处理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默写和速写一样,也应当是学生们经常训练的方法之一。

默写可以在速写和长期作业前或后穿插进行。默写时,往往只能把视觉记忆中的“形象概貌”再现在纸上,这样就使形象大大“浓缩”,变得十分整体。长期的默写练习,有助于我们抓住对象大的特征,大表情、大姿态,提高概括能力。默写也可以检查学生们对实物的理解程度,学生们多做这方面的训练,显得格外有意义。一般地说,理解多少,掌握多少,画面上就表现出多少。通过默写,发现自己的弱点,可查漏补缺。

临摹是为了学习前辈的经验,应当选择较好的复制品,最好是原作。临摹二字含义有别,临是看样画,摹是影着画。临摹应有明确的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学习什么方法……,切忌无目的依葫芦画瓢。所以,事先对原作(或临本)要作一番研究,对它的特点、构图、表现技法,从内容到形式得有一番消化,要探求其精神,这样临起来方能有所收获。同时,也可结合自己存在的问题,去寻求解答。

四、借助素描,提升修养,艺术创作是建立自信心的最好途径之一,在艺术创作中获得自由快乐的体验。创作不能脱离个性而独立存在,从绘画的内容也能反映出其不同的个性。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和创作过程来发现和了解每一个人独特的个性,同时艺术也在影响和促进其自身个性的形成和修养。创作过程与作品能够使人获得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是个人成就感的重要源泉,艺术创作在培养人的良好道德修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是提升素描理论修养。自古以来,素描艺术是与素描理论互为促进,同时发展的。如果说,优秀的素描作品是素描艺术美的表现形式的话,那么,精辟的素描理论就是对素描艺术美的内在规律的揭示。因此,在刻苦练习的同时,读一些优秀的素描理论著作,包括读一些著名画家心得体会文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素描的原理,弄懂一些在学习中遇到的,而自己又难于解决的问题,从而减少盲目性,避免走弯路。

二是提升道德情操修养。学习素描有利于陶冶道德情操,同样,加强道德情操修养有利于素描学习。人们常说,“画如其人”。这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个人的个性、气质,往往最容易在他作画的风格中反映出来。如果某人处事油滑,办事马虎,那么他所画的画也免不了轻浮、潦草。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有句名言:“心正则笔正。”我们如果要使自己画的画有法度,有较好的艺术效果和视觉效果,那么就必须注意加强各方面的道德情操修养。

三是提升人的潜质修养。人在从事艺术创作时发展起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逻辑思维起到互补作用,有助于智力发展。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通过视觉去感知事物的形状、比例、色彩等,观察力得到很好锻炼和培养。人往往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去创作,这样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记忆力也得到锻炼,人的观察力一般较浅,不能深入,而且兴趣容易转移,而创作活动无论从内容、过程到结果都容易吸引我们的专注力,有效地提升和增强人的观察力。艺术创作能够有效地催发人的想象力,激起他们种种美妙的联想;创作活动是比较自由的,它不受客观自然规律的限制,能使人超越时间和空间,有生命与无生命,现实和幻想的种种限制,从而为想象和创造提供一种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

四是提升各种文化艺术修养。素描艺术同其他各种文化艺术有密切的联系。素描讲究用笔情趣,节奏韵味,整体效果等。可见,它与诗文、书法,以及音乐舞蹈等姐妹艺术,有着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所以,加强各方面文化艺术修养,对于学习素描是很有帮助的。另外,素描艺术属于美学的范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属于美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今天,我们学习素描,也应注意观察生活,提练生活,善于把生活中的一切美的现象,巧妙地引用到素描艺术中来。

总而言之,在素描习作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热爱艺术,循序渐进,重视每一个环节,不可“急于求成”,否则将“欲速则不达”。

猜你喜欢

形体素描艺术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通辽市家畜感染无形体属病原体的调查
武汉素描
素描
基础版几何形体变化在服装创意立裁中的应用
纸的艺术
跟踪导练(一)4
凡·高的早期素描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