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9-01-12唐淑芳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初中生法治道德

唐淑芳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中学,贵州 毕节 552100)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形势十分严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当成为教育行业今后发展的关键点。在当下初中教学的课程规划中,因为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所以道德与法治课自然成为了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如何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成为今后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一、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成长阶段接触得最多的就是家人,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因素。但当下,有相当一部分的初中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造成家庭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如下:

1.留守儿童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甚至很多城市居民选择到更大的城市工作,导致留守儿童现象在农村成为普遍现场。长期缺乏双亲的教育和陪伴会导致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缺乏应有的关心和引导,从而造成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自卑心理和对父母的怨恨心理。自卑心理会导致孩子缺乏正常的交际能力、自暴自弃、在学习上不求上进。而对父母的怨恨心理则会导致孩子疏远父母、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等。

2.家长婚姻状况的影响

一个和谐友爱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但是据统计,我国的离婚率已连续17年持续增长。这就表明部分学生的父母亲感情不够融洽,父母在生活中的摩擦、争吵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还有部分学生的父母已经离婚,就导致他们是由单亲抚养或是由单亲与继父继母抚养。初中生的心理普遍很敏感,部分学生无法接受父母婚姻关系的改变,也无法接受新的家庭成员。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导致部分学生成绩一落千丈,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暴躁、易怒、自卑等心理现象。

3.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因为物质水平的提高,部分家长对小孩极其溺爱。溺爱会导致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经受不住半点挫折,心理状态异常脆弱。部分学生因为家长的一味放纵,缺乏基本的自律,还有一些家长,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最终导致孩子的物质要求日益膨胀,并出现攀比、炫耀心理。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态度,这是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功能性越来越强而产生的新问题。很有家长因为没有时间照看孩子或者想利用给孩子玩手机减轻照看孩子的压力,结果导致孩子对手机日益依赖,特别是初中生处在对什么都感兴趣、却又没有相应自控力的阶段,很容易就沉迷手机游戏,这种现象也会诱发初中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是需要家长和学校协同努力、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环境的变化

1.学习环境的变化

初中生面临的学习任务相比小学阶段要复杂很多,而且有的会面临新的学科。有可能导致本来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因为学习节奏的改变变得不自信,从而怀疑自我、甚至自暴自弃。同时,升到初中之后,以前小学熟悉的同学很多都不在一起了,部分开始住校的学生还要适应集体生活。这个阶段的学生就需要正确的心理指导,以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2.家庭环境的变化

当今社会,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特别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很快,是很多家庭从农村搬到了城市、或是从小城市搬到了大城市。所以有很多初中生因为移居,不仅要面临新的学习环境还要面对新的生活环境,这个过程中也急需相应的心理辅导。另外,近几年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因素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就是因为近年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导致很多学生的父母选择了生二胎,部分二胎家庭因此放松了对年龄大的孩子的照顾和教育,让孩子产生了落差感。

二、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儿童学生中,部分人因为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对自己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这种情况更加需要老师的关注和认可。老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活动中对他们进行引导,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定期通过电话或微信向学生家长反映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态,同时向学生家长咨询学生近期在课余生活中的情况,对单亲或者留守儿童等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还可以多组织亲子活动或者安排需要家长和学生协同完成的趣味性的课余任务,让学生们感知到父母和老师的关心,以此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心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的价值观导向有重要作用。老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同时通过电影、视频等学生容易接受并理解的方式向学生传输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植树、看望敬老院老人等公益活动。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发挥老师的榜样作用

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我们应当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树立榜样,言传和身教缺一不可。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建设和思想品德建设,同时我们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细致的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对学生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

结语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构建健全人格、树立积极向上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的老师,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家庭教育,利用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初中生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