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阐述

2019-01-12祁飞飞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工具性课外阅读课文

祁飞飞

(辽宁省 盘锦市 大洼区新开学校,辽宁 盘锦 124204)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小学阶段,开展阅读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和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尽管目前广大的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的实践环节做了很大的努力,阅读教学仍然十分薄弱,效果并不非常理想,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结合自己一些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效率。

一、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课外阅读松散化

对于课外阅读,学生对课外知识很有兴趣,也很有热情,由于课堂上阅读教学程序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上也很盲目,阅读目的不清晰,不能正确选择阅读书籍,不能细细品尝阅读材料,而有一些学生喜欢看一些搞笑式的读物,这些读物对阅读能力是没有很大益处的。学生对于阅读时间,也不够统筹安排,缺乏教师的阅读指导,而有些老师则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的事情,也就没有引起重视。学生这样易形成不好的阅读习惯,纵然遇见好书也没有细读的准备。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的过程,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延伸课外内容,学生才能不断创新。

(二)阅读侧重点转移

一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用一些训练题来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设计好训练思路,学生边阅读边训练,这些阅读教材被当作了阅读训练教材,而没有将阅读教学的初衷放在首位。其实小学语文阅读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说服力,净化学生的灵魂。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有一部分教师以培养学生对字词句和篇的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而对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主义精神却忽视了。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还是没有很大的提升。

(三)學生的自主阅读被教师的思考和经验代替

由于小学生年龄还小,社会阅历不足,因此,个性化的阅读的机会就少。而一部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常常会渗透自己的理解,会替代学生思考某些内容和感悟课文。虽然课堂上,气氛活跃了一些,师生对话也多了,而实质上,学生与课文之间缺少对话与交流。这本身是由于在认知过程中,小学生没有思考知识,进行影响到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了解、尊重学生对课文的自我理解、体验和思考。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课堂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课文,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地找到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课文的什么地方,而没有完整地阅读课文,更有甚者直接跳到带有问题的几个段落,而对其他段落视而不见,忽略了段落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而缺少对课文的深入体会。

二、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把教育意图蔽隐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可见人文性和工具性应该是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果只顾及工具性,那么语文课就剩下孤立的字、词、句、篇的语言训练,那么语言文字就失去了它真正的美丽内涵,学生也就不能真正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人格美、语言美。如果强化人文性,那么语文课就失去了学科本身的特点,成为了一种说教。二者之间应该是水乳交融的,在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自然而然就有人文的教育因素存在,学生为情所动了,心灵有了触发,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去寻找二者之间最好的结合点。

(二)注重启发引导

对于文章的理解,并不是没有任何根据的。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只有通过教学活动,来提升他们的认识水平,教师要注重引导启发。阅读课堂上,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真正实现师生对话,实现学生与文体对话。同时,还要求教师能做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教师除了要吃透教材,还要用心解读文本,自己要认真意会,这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专业素养。如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选文章,如果教师对作者的背景、人物的认识缺乏了解的基础,那么就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

(三)发挥课外阅读的优势,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培养低年级学生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光靠课堂上的训练是远不能形成习惯的。课外阅读活动要丰富多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从中起指导、辅助作用。可以举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书评活动、阅读比赛、猜谜语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根据教学需要,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选择一些有思想性、审美性、趣味性的小文章给学生阅读,实现课内外沟通,还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如作摘抄,将读物中的名言警句、重要段落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卡片上;作笔记,这是与写作练习;写阅读感想,它这能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只有靠提倡课外的图书阅读,让学生在多读、多看的过程中加强这种能力,并逐渐形成习惯,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新方法和新思路,让语文阅读教学返璞归真、简单实用,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以便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猜你喜欢

工具性课外阅读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背课文的小偷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中职数学“工具性”教学模式探究
向量的巧用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