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研究

2019-01-12邓远英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青少年

邓远英

(江西省鹰潭市田家炳中学,江西 鹰潭 335000)

引言:针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现象,除了需要完善相应的法规对其作出严格的惩罚之外,还需要学校加强道德法治教育,使其明白究竟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种类有哪些?犯罪的后果是什么?从而达到提升初中生法律素养的目的。作为初中学校开展法律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道德与法治课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门课程使当代青少年真正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在未来发展中也能恪守法律底线,做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法律捍卫者。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律意识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符合初中课程要求标准

步入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在逐渐成长,其心智与身体也在不断发育,必须要促进青少年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帮助其走好正确的发展道路。初中课程标准要求每位青少年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未来升学做好基础,也要学着如何正确为社会与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而老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样也是帮助每个人正确成长的引领者,通过其自身所拥有的品德修养,引导每个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推进其长远发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青少年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制度,但同样需要每个人遵法守法,对不良诱惑和邪教组织说“不”。例如在被亲戚或者社会青年劝诫去KTV或者网吧时,每位学生都应该认识在教材中学习到的知识,学会拒绝、保护自己。

(二)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但其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极容易被不良现象所诱惑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为了促进每个人的心理健康成长,必须重视道德法治课程,使每个人清楚明白什么是不良诱惑,以及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该如何维护。正处在青春期的少年,极容易产生冲动心理或被社会不良现象所迷惑。例如曾有学生在打架斗殴的过程中,使用刀具,造成对方重伤或死亡的现象。这种冲动心理不仅伤害到他人的人身安全,也使自己丧失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使每个人能够真正明白冲动犯罪的类型与后果,进一步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使每位初中生都能健康成长。

(三)推进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

法律是社会的底线,提升全民法律意识,才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成法治社会,不能只依靠有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同样需要每个人提升法律意识,使社会中的各方面都能够有效开展、有序进行。青少年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促进其健康发展、培养法治意识素养,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当前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律意识素养培养的相关方法

(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法律观念,在课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将自身作为课堂中的主体,而应该考虑与每个人的交流互动,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受教育主体的思想修养。一方面,老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师生互动对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当前阶段的教育已经不再是填鸭式教学,为了切实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水平,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如今的课堂并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主场,每个受教育主体都是其中的参与者,如果只考虑讲课速度、只从老师自身出发思考问题,所开设的课程将毫无意义。另一方面,老师也应该认识到受教育主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心理状态各不相同,在接受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状态以及掌握程度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老师应该关注到每位青少年的成长,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对于成绩较差、上课听讲不认真的学生,在课下及时沟通,通过座谈会或者家访的方式,明白问题的根源所在并帮助其提高成绩。在课上也应该一视同仁,积极请每个人回答问题,使课堂中的受教育主体都能有与教师沟通的机会。

(二)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为了唤醒每个人的学习兴趣,真正提升课堂参与程度,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教学方法,带动课堂氛围。首先,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各类技术与教育也在不断融合,在帮助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推动科技的起步。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目前的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的不良诱惑、违法犯罪行为、以及侵害青少年合法利益的具体现象直观得呈现给每个人。使受教育主体真正明白,法律就在身边。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搜集有关图片以及普法教育视频,将有关图片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在课堂上供学生浏览。也可以将普法宣传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进一步推动当代青少年的法律教育。其次,设立有关课程、进行宣传教育,不等于要遵循传统授课方式,利用实践同样能够加强每个人对法律的理解。例如通过学校与当地法院、少管所的前期沟通,带领每位学生开展实地学习,帮助其走进法院、了解生活中的民法知识,带领其走进少管所、明白冲动犯罪的后果。

(三)学校与家庭共同发挥作用

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发挥全面作用,仍然需要家庭中的协助,才能够帮助孩子更好成长。家长应该认识到,家庭中的影响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同样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自身的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作为当代家长更应该约束自身的行为,加强家庭内的法律教育,使青少年在学校与家庭中都能感受到法律氛围。家长在生活中,一旦发现学生在家庭或者日常中沾染恶习或者接触到不良现象,应当立即与学校的教师进行沟通,不应该包庇孩子。通过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协作,帮助每位初中生健康发展。

总结: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课程中,通过老师转变教育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加强学校与家长沟通等不同方式,从多方面出发共同提升每位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帮助每个人在青春期这一重要的成长阶段,都能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青少年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青少年发明家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