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积极品质形成

2019-01-12黄西南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校本体系评价

黄西南

(贵州省黔西县第六小学,贵州 毕节 551500)

校本课程是指具备校本文化和个性化特色的课程活动,而小学校本课程主要是基于学生“双基”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出发从而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进步[1]。而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可以针对小学的校本课程进行科学的评价,对课程理念进行有效的引导,为小学生指引人生发展目标,同时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校本课程,以学生为发展中心,实现国家、地方、学校等多级课程体系的融合管理,构建具有高适应性和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因此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是指对校本课程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进一步体现出以学生为发展中心、以完善课程为目标的课程评价体系,是以完善学生人格和个人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策略。

一、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积极品质的影响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现阶段进行人才的培养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充分满足现阶段广大社会对于各行各业人才的需求,无论是从能力还是从道德品质方面都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人才应用理念。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为主要目标,现阶段的小学教育已经摆脱了传统模式化的培养策略,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还有学生所能够具备的某种优秀能力和必备品格,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特质,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专业、更有特色、更能适应时代变化[2]。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符核心素养发展的总体目标,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彰显出学校教书育人的特色。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管理体系,对于新课程管理体系旨在增强学校对学生的适应性,使学校的教学能够充分的满足学生的自主权利,使各地方学校能够因地制宜、开展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在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下使学生的学习权利不受剥夺,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步。因此通过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能够更好的评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人格完善程度、品质形成效果和个人才能发展程度,能够为校本课程的科学有效开展指出正确的方向。通过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是的评价目标更加全面,由偏重学生的知识评价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进行评价,使评价方式更加公平合理,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全程评价,不再局限于某一点,标准判断学生的素质高低,满足学生成长的健康情感要求。评价方式和评价理念也更加多元化,能够更有效的展现出学生的优秀和积极向上的一面,帮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同时也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他人。最后通过校本课程评价体系进一步指导校本课程更科学更多样化的发展,满足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小学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构建策略

(一)构建科学的评价中心

在小学进行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建设时需要选择正确的评价中心,这样才能够结合学生的人格素质以及综合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使评价结果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出指导。传统的校本课程评价过分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评价,评价的内容过于单一,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过于单一,冥灭了的学生除知识能力发展以外其他素质和能力发展的潜力,虽然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这种评价体系严重忽略了学生健康品质的有效性,使学生的积极品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3]。因此我们在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中心,满足学生积极品质发展的需求,将学生习得能力的评价进一步转化为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评价,将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将对学生的过去进行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评价。同时对有高尚道德和优秀品质的学生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进一步鼓励和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发展,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完善评价过程

学生的积极品质培养包含更多内容,既需要通过德育教育同时也需要通过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通过多方面能力的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为了有效的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进步,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校本课程评价的过程中完善评价过程,彻底打破阶段性的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方式。完善评价过程即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有效的结合,对学生的学习、德育以及个性化特点进行全程追踪和全程综合评价,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不基于任何一时的表现,从学生的课堂发言、师生配合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效果以及课外的学习积极性、生活主动性、生活独立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表现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多细节全过程的评价,从而结合这一评价结果引导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

(三)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只有多元的评价体系才能针对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的评价导向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品质形成和行为发展。而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师生互评,也可以实现家校互评,使得评价视角更加广泛,评价内容更加全面,进一步得出更公平更公正的评价结果,引导学生具有更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学生构建和谐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拥有积极的品质。

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是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品质的有效策略。通过科学的评价中心完善的评价过程以及多元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学习结果都能够以评价结果为导向,向着正确的方向积极的发展,最终形成更积极更优秀的学生品质。

猜你喜欢

校本体系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