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

2019-01-12杨亚琴

魅力中国 2019年44期
关键词:题干图表答题

杨亚琴

(贵州省沿河县第四中学,贵州 沿河 565300)

一、双主体拓展思维让道德教育生动起来

道德与法治学科答题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共同发力。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观点中表示,人的智能是多种的,每一项又并不完全独立。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将焦点投注在学生情感、心理、适应生存、综合管理等多方面培养。所以作为课堂上双主体之一的教师为了让道德与法治课堂鲜活生动起来可以在导入环节设置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学生曾经历过的问题。学生作为课堂中的另一种主体,在面对抛出的问题时只要问题是他们接触过的话题,他们就会有话可说,此时教师再发挥其主体作用进行适当有根据的点评,学生则会从有话可说转变为有话想说。如此以往,教师与学生相互陪伴、促进、共同成长。一方面学生学习更信任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使得双主体作用得以淋漓尽致,促进教师达到了教学相长的和谐状态并进一步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所涵盖的学会学习与实践创新素养。

二、多元载体融合发挥隐性课程作用

课堂中设计的活动越多,教学就越具有时效性么?答案是否定的。结合课堂实践经验与相关资料,笔者认为如果在课堂环节中穿插多种活动,虽然多样性达到了,但课程的体系性却丧失了。往往学生课上觉得很热闹,等课程结束之后脑内心内并没有留下什么。多样的活动使得学生注意力分散,反而冲击了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除了优化活动组合强化活动深度以外,我们需要关注多元化的载体,发挥隐性课程深远持久的作用。

以下为两个“隐性课程”影响的真实案例:

案例一:

某同学上课迟到并携带未吃完的早餐,教师严厉呵斥并让学生罚站。虽然处罚了学生但教师仍旧不高兴。整堂课学生不讨论、不发言,教师又再次迁怒学生,致使教和学的动机都荡然无存。课程虽然按部就班的进行了下来,但教师和学生对这一堂课的体验都是不如意的。

案例二:

某次小测试结束之后,教师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在班级的点评过程中进行了隐匿姓名的委婉批评,并鼓励此类同学课下独自来找老师咨询共同进步。在之后的几天课间中,陆续有同学主动找任课老师进行问题的咨询与方法技巧的学习,而在往来的同学中除学习困难的学生,不乏有学习不错的同学。课堂回答问题的同学也多了,准确率也高了。

两个案例都是一种隐性课程效果的传播。但其作用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教师处理不当班级事务,将负面情绪传染给学生,学生的反应又影响了老师,恶性循环使得课堂笼罩在沉闷、压抑的氛围之中,教学成效大打折扣。后者,教师尊重学生隐私并用言语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以积极的态度感染了其他渴望进步的同学。通过两个案例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隐性课程的间接且长期持续的作用。

三、教授学生不同题目的解题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解题理念:一定要多思考,学会审题、学会理解、学会做题、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初中思想品德考试,不管是什么题型,都要把握五个环节(1)读题、(2)审题、(3)构思、(4)答题、(5)检查。如,单项选择题答题技巧:概括为三句话 “一个原则、三个审查、四个排除”。“一个原则”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个审查”:一审题目:即审查是单选还是多项变单选,是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二审题干:即寻找材料及题干的关键词 ;三审题支:即看题支的观点对还是错,在与题干相联系,是正向选择,对的入选,错的排除。反之,若是逆向选择,错的入选,对的排除。“四个排除”即:①排除观点错误的或有一部分错误的;②排除观点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的;③排除与题干的主旨或个体逻辑不符的;④查因果关系,排除与题干变相重复或因果关系颠倒的。例题:作为社会中的一名成员,我们对他人、对社会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下列情景中属于责任表现的是:①小张帮助邻居倒垃圾②小王上课认真听课,按时完成各科作业③某医生认真为病人治病④小霞经常抄袭别人作业 ×

A ②③④ × B ①③④ ×

C ①②④ × D ①②③

如辨析题备考方法: 解答辨析题应分“三步走”:第一步,辨别正误。这是关键的一步,如果判断不准,后面的分析就会做无用功。面对辨析题,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推敲,明确题目中的观点或行为正确与否,做出准确判断。第二步,分析说明。这是解题的重点所在。如果通过辨别,认为观点或行为正确,就要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正确的原因,如果认为观点或行为错误,就要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结合所学知识,纠正错误。分析说明时要做到条理清晰,全面透彻,有理有据。第三步,总结评价。在辨是非、明对错、析事理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得出总结评价,亮明自己的观点,或指明正确观点的意义,或揭露错误观点的实质和危害,或说明我们该怎样做,以达到照应题目、深化主题的功效。

如探究题的文体比较多,而且内容比较生活化,一般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并且答案一般都呈现多元化。这种题型,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敢想,敢做。如图表类的探究题,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要读懂图表,认真解读图表,并进行比较,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作答。具体的解题方法主要分三步:横向比,就是把图表中同一行的信息作横向比较;纵向比,就是把图表中同一行的信息作纵向比较;综合比,就是将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的信息结合起来考虑,概括出整幅图表所反映的中心内容。要避免只作出一个比较后就匆忙答题。

猜你喜欢

题干图表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数字算式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