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9-01-12李志红

魅力中国 2019年44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李志红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教育和体育局,河北 张家口 076250)

有关阅读教学的条文是整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占比重最大、变动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部分。显而易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作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阅读教学虽然重要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程度,那么自然也就无法发挥其在学生基础知识构成中应当发挥的作用。为此,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浅层的分析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初中生处于心智的发育培养期,自然需要通过阅读修身养性,语文课堂的阅读训练也承担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任务。然而如今的初中语文课堂却是无序低效、拖沓被动的。

(一)教学内容流于形式

科技进步给教学带来了便利,幻灯片几乎取代了黑板,多媒体教学遍地开花。然而,高科技的教学手段果真融入到课堂了吗?在绝大部分的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只是流于形式而已,那些五光十色的多媒体课件博人眼球却喧宾夺主,阅读教学的本质任务被迫让位,文学作品中最富于韵味的“留白”被精致的课件图片强制填充,学生想象空间遭到挤压,思维受限。这种结果显然并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初衷。

笔者在此无意倒行逆施,批评科技爆炸的大趋势,事实上,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果运用得当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但如果教师仅仅为应付上级调研考察所谓“教学现代化”而浮于表面,那就只是舍本逐末,既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又浪费了教学资源,仅仅是“现代化调研”达标,此于教书育人的为师者终极目标可谓得不偿失。而某些学校仍以是否使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评判课堂教学优劣重要标准,这无疑是片面且盲目的。

(二)教学步骤程式化

文学作品或因作者的灵感一气呵成,或因作者匠心独运而在布局谋篇上具有整体性。教师要带领学生去体悟、去品味,将文章连缀的妙处点出来,引导学生去领悟文章背后潜伏着的作者的那份风骨与人文关怀,而不要让那些现行的繁琐知识点和模棱两可的参考答案式分析肢解全文,使学生脑子中充斥碎片化的理解,以致无法构建系统的有底蕴的文化人格。

但是当今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就是如此,僵化的教学模式依然扼制了学生阅读兴趣,碎片式的识记内容模糊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这种过于程式化的语文教学无疑是不健康的,是应该被改革的。

二、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师生互动以优化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取得有效的师生互动,将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有阅读的兴趣才能谈到主动学习,才能谈到思维突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鼓励学生对刻板的参考答案提出异议,与学生一起讨论理解文章,得到鲜活明白的感悟。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孔乙己》这篇文章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分析课文内容和人物性格,学生进行机械的记忆,整个过程中语文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却处于被动的地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通过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合作学习”与学生共同探讨,将问题留给学生,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合作共同寻找答案。该教学方法不仅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强化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将学生置于一个于己平等的地位,重视学生的课堂反馈,当学生遇到明显的理解偏差就去引导纠正,遇到思维瓶颈处则稍加点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互动将会使学习更加轻松愉快,使理解深刻,从而更有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共同进步。

(二)注重阅读积累

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基础的积累。如果没有广泛而深入的阅读量,那么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初中语文开设阅读课不仅仅只是死记硬背若干常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修养与内涵的提升,那么,从这一点来看,课堂阅读的内容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至于学生读什么、怎么读,这就需要教师去循循善诱、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了。

教师在课上不妨利用少量时间介绍与本堂课程内容相关的文学作品,例如,在学完《范进中举》后,教师就可推荐《儒林外史》,简单讲解一下明清科举的弊端,拓展学生文史视野,有助于对文本深刻内涵的理解。

当然如果对于名家名篇还只是泛泛而读,显然是达不到积累要求的,还应敦促学生背诵名篇,如古典诗词歌赋。还要在课前大声朗诵,这是培养语感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课堂时间充裕,不妨默写名篇,加强记忆,打好文史基础。同时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介绍方面,教师要注意古今中外均有涉猎,做到全面,毕竟厚积才能薄发。

(三)鼓励学生创新

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同个体对同一文学作品的理解是有差异的,教师切莫扼杀这种差异性。文学作品的留白本来就是留给后人想象而韵味悠长,这在教学中固然是难点,而教师的任务就是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去填补文学作品的留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提出诸多疑问与异议,这将是思维的发散,具有创新意义。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皇帝的新装》这篇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问问学生“如果那个孩子没有说出真话,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通过“启发式”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此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创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于教师的教学效益是最具发言权的。与此相比,上级的例行考察也许在某种程度并不能真正体现教学效率的实际状况,毕竟“知政失者在草野”,教师要根据一线教学现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才能有效提升阅读课质量。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新型学生观、教学观为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