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2019-01-12吴宏兄
吴宏兄
(永靖县刘家峡镇卫生院)
糖尿病属代谢疾病,与老年群体高发,并且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且饮食结构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糖尿病的病发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正向年轻化发展。有研究指出,高血糖患者在长期患病后,会导致体内代谢系统出现异常,且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肾病、高血压等,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现临床中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控糖的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来辅助治疗。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选取了2017年4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社区医院就诊的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给予患者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2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是2017年4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社区医院就诊的,随机等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1例,其中实验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在61~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0±11.0)岁;Ⅰ型糖尿病10例,Ⅱ型糖尿病41例;参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在63~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0±11.0)岁;Ⅰ型糖尿病12例,Ⅱ型糖尿病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疾病类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性。
1.2 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叮嘱并监督患者定时定量用药,并指导其合理饮食。
实验组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护理:护理人以尊重、亲切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同时基于患者的内心诉求,给予其支持与同情,尽量满足其治疗期间的合理要求。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察觉出其负面情绪,告知患者消极情绪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其正视自己的病情,提高治疗依从性。(2)健康知识宣教:通过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用恰当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讲,并对老年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原因、病理过程、防护措施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讲解,易于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同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地解答。(3)生活护理:在护理期间,要保证患者居住环境的相对安静,还要提醒其早睡早起,保证睡眠的充足。同时鼓励患者多进行运动,包括散步、打太极、踢毽子等。(4)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营养状况、活动量后,计算出其热量的摄入量,进行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尽量让患者多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食物,做到少量多餐,还要多食水果、蔬菜和多喝水,严禁食用高糖食物。(5)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基于患者的基本病况,告知患者服药的具体时间和用量,并叮嘱、监督患者定时定量用药,对于部分皮下注射的患者,要指导其注射方法与位置,减少注射过程中的不适,对于自主无法完成注射的患者,要亲自帮助其注射。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指标中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具体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血糖指标比较
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经过对比,表明两者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作用障碍或分泌不足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并以高血糖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高发性疾病,同时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于全身多个部位出现临床表现,包括肾病、眼病、神经病变等,不仅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社区作为不同社会群体生活的大集体,承担着为社区每一个居民服务的责任,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社区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给予其有效关怀与护理。现临床中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控糖的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来辅助治疗。而社区护理干预作为一项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通过在心理、生活、饮食、用药、健康知识宣教上的有效护理,采取主动与患者交流、能力训练、饮食营养合理搭配的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况,延缓病情发展,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经过对比,表明两者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进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