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实践路径探索
2019-01-12刘敏辉
◎刘敏辉
通过对学生的音乐兴趣进行有效激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极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畅游在艺术的海洋中,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己。但是就目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有效调动。基于此,众多小学音乐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实践情况,找到了以下三种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提升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
一、创设相应的音乐教学情境
在心理学中有说明,使用声音信号比使用文字信号更容易让人吸收,并且能够将人的注意力以及精神进行集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所选编的歌曲正是结合了学生的心理以及年龄特点进行编排,教材中通过图片和文字将歌曲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歌唱的意思,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基于此,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创设音乐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自主融入到课堂活动中。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癞蛤蟆与小青蛙》这首歌曲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癞蛤蟆”与“小青蛙”的区别,使学生了解到“癞蛤蟆”与“小青蛙”形态、声音有很大的区别,进而帮助学生记住歌词中关于两者叫声的规律;另外,音乐教师也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一些头饰,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癞蛤蟆”,一组扮演“小青蛙”,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水流的声音,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将学生带入到这个歌曲的情景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歌唱产生浓厚兴趣,为更好地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提供保障。
二、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
在实际教学中,虽然音乐学科应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但是,音乐教学也不应该与其他学科完全隔离。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学科也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联动,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感知学习音乐的美好。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与“节日”相关的歌曲教学时,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对一些相关课外音乐进行了解和欣赏,比如《新年好》《十五的月亮》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扩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歌词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进而使学生的生活常识更丰富。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因此他们对流行歌曲也有一种特别的喜欢。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流行歌曲教学,比如旋律十分活跃的《生僻字》。当音乐教师利用多媒体将这首歌呈现给学生之后,学生会被旋律带动起来,试图跟上节奏进行歌唱,为了能够熟练掌握该歌曲,学生会对歌词中的生字进行查询,进而使学生的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将语文学习与音乐学习进行了融合,促使学生在提升自身音乐技能的同时,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使得小学教育目标得到实现。
三、将音乐与趣味游戏进行有机融合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都具有一颗爱玩的心,所以音乐教师可以将这一特性融入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带着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魅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音乐游戏的种类也有很多,比如歌名竞赛、歌曲接龙等,需要音乐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及激发他们参与欲望的音乐游戏,保证学生能够全身心融入其中,实现将音乐与游戏进行有机融合的目的。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童年的回忆》这首歌曲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以先不急于将歌词内容传授给学生,可以通过“击鼓传花”游戏带领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当“花”传到谁的手中,谁讲述一件童年趣事。利用该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一个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在这种氛围中,音乐教师再带领学生领略歌曲创作者的童年,学生会很容易进入到其中,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
结语
通过音乐学习,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开展有效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是所有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因此,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锻炼,为学生日后更好的发展和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