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2019-01-12
青海创鑫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810000
1 BIM技术的简要论述
BIM技术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和工程建设技术,通过形成建筑信息模型来表达建筑物的特性和它的基本功能,同时还具备协调性等特点,有效地提升了工程集成化程度。
2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2.1 增强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
BIM采用数字化手段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所有信息实施统一化的管理与保存,运用IFD、IFC以及IDM将不同的参与方、不同的软件、不同的时期相互联系起来,保证项目建设的有关信息可以获得即时、精准的传递与分享。
2.2 节约施工成本
以前,工程造价都是根据工程师经验来计算的,这样计算下来会出现偏差问题,并且使工程造价变得很高。BIM技术对方案进行设计与分析,不仅节约了工程造价的成本,还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为企业创造出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2.3 造价控制更全面
BIM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实现全周期和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并且在管理方面可以不断促使寻找新的管理突破点,提升其管理的效果。同时,加强与其它信息技术的合作,可以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监控,针对工程情况,对工程造价进行调整。
3 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规模与市场发展现状不足
原有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随着建筑产业逐渐实行市场化,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动静结合的管理方式占据了主流,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之间的过渡期,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这种造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制约了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
3.2 数据信息无法共享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加快工程管理发展的脚步,工程建设会不断完善部门建设,这个过程中几乎每个部门都会涉及工程造价数据的产生,但是数据之间传输的手段和方式都存在缺陷,甚至还会出现数据泄露的现象,导致数据流失,而如果数据之间无法及时进行互通共享,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决定,导致工程造价数据出现误差,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3 管理方式相对滞后
伴随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不断加大,我国以往所运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往往会忽略不同工程项目对于造价管理的差异性需求,直接套用以前的工作方法,仅依赖定额进行造价管理。这种相对滞后的工程造价管理形式所带来的问题正逐渐的展现出来。另外,很多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并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造成各管理部门的分割化管理,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
4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
4.1 设计阶段的应用
以BIM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利用三维可视化手段将设计结果呈现出来,为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工程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所有完成设计的图纸,必须交由专业部门进行审核,如果采取传统人工图纸审核方式进行图纸审核的话,难免会出现遗漏的现象,如果利用BIM模型将图纸以信息立体化、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将不同专业信息统一在图纸中体现出来的话,那么不仅可以及时的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降低错误发生的几率,同时也促进了工程设计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4.2 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招标相关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BIM模型,从而科学有效地制定出价控制价格和工程量等相关数据。投标人可充分利用BIM技术的计算能力执行准确快速的计算,大大提高工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员工还可以利用BIM技术资源库的数据比较进行有效的审计,提高招标控制价格的科学性,降低招标风险。投标人可以根据投标者提供的BIM模型审核工程量清单,缩短投标过程,并创造更多时间进行报价比较和分析。投标人使用BIM云技术和资源库获取更新的市场价格信息,从而分析出价以实现最佳性价比。
4.3 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
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也导致了施工阶段中的造价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才能够适应相应的情况。通过BIM技术对现场施工的模拟能够有效地发现设计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这样就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问题的发生,减少工程变更的现象。
4.4 竣工阶段的应用
借助BIM技术,造价人员能够可以直接提取工程量信息,并将其导入到表格中进一步汇总即可。同时,借助BIM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完成各项指标的检查工作,快速查出是否存在漏项的情况。综上,BIM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整个竣工结算过程更为精简,只需有经验的造价人员借助BIM模型完成,可以在提高结算速度的同时,保证结算的全面、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