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病夏治验方

2019-01-12老奇

饮食保健 2019年14期
关键词:川乌细末冻疮

文/老奇

冬病夏治,就是对一些以阳虚为主要见证的疾病,采用夏季内服或外用温补药物进行治疗,可使病人冬天不致发病,即使发病症状也大可减轻。现介绍几种切实可行的冬病夏治验方,供读者选用。

经常性感冒

卫表不固,易犯感冒者,可在夏季服用玉屏风散,每次服10克,每日服一次。连服40天,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慢性结肠炎或虚寒性胃痛

如属于脾肾阳虚者,可在夏季进服附子理中丸、四神丸、温胃舒、香砂六君子丸等,亦可用公丁香、内桂、吴茱萸、麝香等研末贴肚脐。

冻疮

冬季易发冻疮者,可在三伏天取独头蒜适量,捣烂,中午放在太阳下晒热(约晒1小时),然后涂敷于冻疮易发处,待1小时后除去,连续涂敷3天。治疗时患处忌着水。或用生姜60克,捣烂,加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后,每天3次外搽患处,连续一周。或取白中稍带红的鲜西瓜皮,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天一次,每次3分钟,连续5天。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白芥子、元胡各20克;甘遂、细辛各10克,研成细末。每次用1/3的药粉,加生姜汁调成膏状,分别摊在6块直径5厘米的塑料布上,贴在背部的肺俞、心俞、膈俞(即在第三、五、七胸椎旁外开1.7~2厘米处),用胶布固定,约3~4小时去掉。每隔10天贴一次,即头伏、二伏、三伏,共贴3次。

风湿性关节炎

①老寒腿药垫方:

川乌50克,艾叶、透骨草各9克,研为细末。把药末用纸包后,外用纱布重包,用线缝好,垫在脚心上。从初伏开始使用,二伏换一料药,三伏再换一料。

②风湿性关节炎贴敷方:

肉桂、干姜各100克,白胡椒、细辛各100克,公丁香50克,共研为细末。再将200克蜜熬成膏,将药末纳入蜜膏内拌匀,摊在白布上,在初伏第10日开始贴患处,到三伏末日时解开。贴后患处有湿热感和奇痒,属正常现象。

③白花祛风散:

白花蛇舌草籽、川乌、草乌、蟾酥、透骨草、杜仲炭各等分,研为细末,炼蜜调和成膏。摊布上,初伏第一天时贴患处,约在20小时内患处可有奇痒,或出现水疱时即去药。待水疱消失后,二伏时再敷之;三伏时再治一次。

肩关节周围炎

①热敷药袋:

取桂枝10克,透骨草20克,伸筋草、片姜黄、川芎、威灵仙各15克;羌活12克。将上药入砂锅内加水煎煮成汁,再用麦麸皮300~400克放锅中炒黄,趁热将煎好的药汁拌入,加陈醋一汤匙,盛入纱布袋内,趁热敷肩关节痛处,每个药袋可用一周。从初伏起,每日1次,一直敷到三伏末。

②漏肩风药酒:

桂枝100克,千年健、当归、落地风、川牛膝各60克。将上药研细,与白酒混合,放置阴凉处,每天抖动一次。10天后即可服用。每日25克,分2次服用。

风湿性筋骨痛

①热瓦灸:

伏天把瓦块放在阳光下晒至发烫。在病人可耐受的情况下,将瓦块贴于筋骨痛部位,每天半小时,以不烫伤皮肤为度。也可在疼痛部位作艾柱灸。

②防风夏治汤:

独活、秦艽、防风、川芎、牛膝、杜仲、桂枝、白芍各6克,桑寄生18克,党参、茯苓、当归各8克,地黄15克,甘草、细辛各3克。水煎,两日1剂,有温经活络、搜风除湿、活血止疼的功效,是风湿性关节炎与筋骨痛夏治的一剂良方,适用于病情较重者。

③五加皮药酒:

用五加皮250克,泡于高梁酒1500毫升中,两周后服用,每次15毫升,每日2次。

猜你喜欢

川乌细末冻疮
麸皮掺假咋识别
远离冻疮 温暖过冬
宁海“川乌”待君来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有痰咳不出服瓜蒂散
川乌覆膜打孔播种轻简栽培新技术
川乌覆膜打孔播种轻简栽培新技术
治气管炎
治排尿功能障碍
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