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琵琶教学理念的革新研究

2019-01-12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艺术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琵琶理念技能

□苏 玥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一、高校琵琶教学理念的现状

教学理念即以怎样的态度和想法去教学,以达到何种教学目的,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和核心所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音乐、艺术院校的带动下,全国各地各类高校陆续开设了琵琶专业和方向,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教学理念,即通过对琵琶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将学生培养为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演奏能力的专业人才。从以往情况来看,这一理念是正确无误的,但从当代来看则是狭隘和滞后的。这一理念将琵琶教学人为限定在了知识和技能层面,忽视了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难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始终难以得到根本缓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综合素质的缺失。学生仅具有理论知识和演奏技能是难以适应时代和市场需要的。因此,高校琵琶专业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学理念作为基础与核心,应成为整个改革的开端,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放眼当代和世界,各种新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理念适用于琵琶教学,应得到学校和教师的充分重视。教师和学校应以教学理念作为切入点,实施全面和深刻的教学改革,使新时期高校的琵琶教学迈上新台阶。

二、全新教学理念在高校琵琶教学中的运用

(一)建构主义理念

建构主义理念是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普遍好评的教学理念。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视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建构的过程,是该理念与传统理念最大的不同之处。具体来说,其主张在一定的氛围和情境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学习,使学生获得情景化和个性化的认知和体验。琵琶教学具有技能性和个性化两大特点,与建构主义理念十分契合,教师应将该理念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于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将学生真正视为学习的主体。在传统高校琵琶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领者,从布置学习任务到教学评价,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虽可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但也在客观上忽视了学生的意愿和感受,导致学生出现抵触的情绪。反之,教师如果可以认真倾听学生的意愿、兴趣和感受,那么学生就会产生被重视感,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其次,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权威,而要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引导者和帮助者。例如,可以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只有当学生遇到一些十分棘手的问题时,教师才出面解决。这样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又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再次,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转变,必须以教学方法的转变为辅助,传统的口传心授法已经难以适应现实需要,以建构主义理念为指导的教学方法的变革也势在必行。框架式教学法是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教学中,仅向学生提供相应的框架即可,具体内容可以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自行填充。例如,在学习一首新乐曲时,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作品,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个性化的表现,然后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其效果是传统教学难以企及的。

(二)人本主义理念

在琵琶教学过程中,“人”始终是一个核心要素。人本主义理念认为,在一切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都应该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肯定人,将人的价值实现作为最终目标。传统教学中,所有学生都要在教师的统一要求下学习,学生更像是流水线上等待加工的产品,最终教学质量也可想而知。所以教师树立并践行人本主义理念十分必要,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琵琶演奏是一种个性化的艺术创造活动,正因为每位演奏者的认知、理解和表现各不相同,所以带给了观众多元化的审美体验[1]。从来没有一种普适性的培养方法,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将千篇一律,不利于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了解,为每位学生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例如,一些学生的演奏基础不够牢固,需要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一些学生上进心较强,但一遇到波折就会手足无措,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和劝解;一些学生舞台表演经验十分匮乏,几乎没有公开演奏的经历,教师应为他们提供更多上台表演的机会。这些情况需要教师区别对待,制订最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此外,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也是以和谐师生关系为基础的。琵琶教学带有口传心授的特点,师生之间的接触较为紧密,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做好表率,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另一方面应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给学生以润物无声的关怀和鼓励。当每位学生都切实感到自己的进步后,教学效果将得到本质提升。

(三)音乐素养理念

2018年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音乐学科提出了“音乐核心素养”的新目标,包含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三个方面。这虽然是基础音乐教育的新目标,但给高等音乐教育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受历史等原因的影响,传统高校琵琶教学始终以“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却不是琵琶教学的全部。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学生就业和发展受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一目标上的偏差。所以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理念,并由此带动教学的革新。首先,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对音乐文化、现象、作品的理解、体验和思考,是音乐活动的开端。但在当下高校琵琶教学中,该环节有着明显缺失。在面对一首新作品时,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从知识和技能入手,认为演奏熟练就是完成了目标。演奏完一首曲目后,学生不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和做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和体验音乐作品,让演奏成为情之所至的自然过程和结果,这样才是符合音乐二度创作本质规律的。其次,艺术表现。在学生的演奏中,教师一方面要夯实学生的演奏基本功,将基本功训练作为日常训练内容,保证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进行个性化的尝试和探索。音乐表演本身就是创造性活动,如果所有人的演奏效果都是相同的,音乐发展将停滞不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善于和敢于创新。最后,文化理解。针对琵琶专业学生文化知识水平较为薄弱的现状,教师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补足这一短板。学生的文化知识越丰厚,理解和体验音乐的视角就越开阔,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益处。

(四)艺术实践理念

实践性是包含琵琶在内的音乐艺术的基本属性,高质量的琵琶演奏是高校琵琶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现实中存在一种常见的现象,很多学生没有登台表演的机会,艺术实践经历十分匮乏,公开演奏时紧张、焦虑等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这是由客观、主观原因共同造成的结果。客观原因方面,21世纪以来的高校扩招,导致琵琶专业学生数量激增,而教学设施、专业教师等没有成比例提升,导致很多学生难以及时实践锻炼。主观原因方面,教师缺少对实践的正确认识。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只要按照教学进度完成课堂教学即可,仍将整个教学局限于课堂上,或多或少地认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与自己无关。而受到这种影响,学生对实践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而放眼当代市场和时代的需要,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便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学校应在校内完善各类实践场地和设施,在校外积极建立实践基地;教师则要将实践列入日常考评体系中,既要多为学生争取和提供实践机会,又要对学生的实践表现予以及时的指导。例如,学校可以在教学内部定期进行汇报演出、举办技能表演大赛等,要求所有学生参加,实践表现将作为最终评价的重要参考。除个人实践外,学校和教师还应该多鼓励学生观看一些高质量的音乐演出,让学生感受现场演出的氛围,对比自身不足之处,达到趋利避害和扬长避短的目的。

结 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民族音乐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双双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琵琶教学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诸多琵琶专业的毕业生成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时代和社会飞速发展,教学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培养出来的人才将难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本文基于此,对高校琵琶教学理念的革新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推动高校琵琶教学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琵琶人才,“实现我国高校学生了解民间音乐文化、熟知中华历史、强化民族认同的目的。”[2]

猜你喜欢

琵琶理念技能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琵琶老店琵琶声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劳动技能up up!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