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与幼儿园区域游戏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2019-01-12左丽云
文 左丽云
一、研究背景
朝阳楼幼儿园所处黑桥社区是镇江市穆斯林回族集聚地。参考社区人口普查调研数据可知,历史上曾有11 个民族的移民陆续迁徙至此,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二、概念界定
课题中的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是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和发展空间的载体。幼儿园区域游戏与民族文化的结合是指我园对本地域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具有鲜明的本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和园本特色。
三、理论依据
瑞吉欧教学理论认为:幼儿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强调儿童自主的活动。要求教师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区域游戏的活动环境,并实现与家园、社区之间的互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社会、自然现象、家乡特产、人情风俗、民歌童谣等可以作为幼儿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目的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四、研究目标
●拓展各年龄段区域游戏活动内容形式,创设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区域游戏活动环境。
●感受民族文化风格,激发幼儿了解民族文化的兴趣、提高民族文化的审美感知能力。
●促进教师深入了解民族文化教育的研究价值,提高开发、运用、组织民族特色区域游戏的能力。
五、研究过程
(一)区域游戏环境要体现民族地域特色
利用民族服饰、建筑、特产、乐器等元素对室内外空间进行合理规划,注意空间、色彩、隔断选择、动静分离、游戏区域之间的互动等;材料的投放要注意各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操作经验的水平,并具有层次性等。
(二)区域游戏内容
1.预设
一方面,以主题活动课程为依据,预设特色区域活动的内容;另一方面,搜集选取幼儿感兴趣的民族文化资源,确定特色区域活动的内容。
2.生成
由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与物质材料等生成新的游戏内容,教师做好引导与管理工作。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与区域游戏融合,帮助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将民族文化融入游戏区域活动中,由静变动,多角度、多方法地进行融合拓展。
(三)游戏区域中规则的制定
多元化制定操作材料的规则、与他人相处的规则、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等。形成规则意识和同伴互助意识。
(四)教师的指导与评价
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参与、指导区域活动,观察幼儿情绪,倾听幼儿的想法与意见,运用多元评价方式和过程性评价方法。
六、研究方法
实践体验法:到穆斯林清真寺感受民族文化,参加民族节日庆祝活动,并在区域环境中进行情景再现。
环境熏陶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丰富学习经验。
情绪感染法:让幼儿感知体验民族文化,获得良好的情绪。
观察欣赏法:少数民族家长来园为幼儿讲述本民族风土人情,弹乐器、唱民歌、跳民族舞蹈。
七、研究成果
区域游戏与民族文化的有效结合与开展课题研究让幼儿与民族文化“亲密接触”。在“探索——发现”“体验——表达”框架下进行探索游戏,有效促进了幼儿认知、语言、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深入观察与研究,我们发现,幼儿对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歌舞、民族工艺、民族风俗等方面内容的感受、理解、想象和表现均有所发展。幼儿不仅体验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风情,还增进了各族幼儿之间的友谊,激发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在课程的建构上既继承了传统,也有所创新性,体现了幼儿教育的本土化和特色化,有效地弘扬了民族文化;我国在民族游戏化课程研究中也获得了专业发展,在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活动中的指导方法以及活动评价方面都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的学习和发展;我们还积累了幼儿园民族文化区域游戏活动观察记录手册等丰富的区域游戏化园本课程资料,建立了课题研究资料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