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烈韵律中反射的思维回响
——赏析赵无极《1959年1月5日》

2019-01-12吕楚婕西北民族大学

艺术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赵无极书法艺术赏析

□吕楚婕 西北民族大学

赵无极是华裔法国画家,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他对绘画的学习历程主要从1935年就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开始的,他拜师林风眠,1948年到法国留学后定居法国。

赵无极在决定用油画进行创作时,就开始了他绘画上的想法与演进的进程。他的油画作品不单是直接接触油画和西方文化或模仿西方绘画技巧,也不单是用中国的传统绘画技巧来直观地表达自己在西方所学的内容,他对西方绘画中丰富色彩的表现力有主观认识,并在东西艺术交流的道路上,扮演着融合两种文化的桥梁,是将东西文化的传统和成熟的艺术表达融合在一起。在他的创作中有对书法艺术和水墨的表达,也有对西方绘画中强烈色彩的敏感表现。在20世纪50年代,持新美学观点的画家都认为,东方的书法艺术是能够产生同样自然流露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的艺术。

《1959年1月5日》是在1959年初完成的,在他的作品集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的作品在1960年以后进一步摆脱具象性、描写性和情节性,更直率地表现精神和情感。赵无极喜欢将大幅画布铺于地面作画,在无拘无束中尽情挥洒。1959年的作品似乎是他创作的重要分水岭。赵无极深受中国文化熏陶,所以他的作品充满东方气息,讲究气韵。赵无极先生在中国油画界有着突出的地位。笔者结合赵无极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作品和60年代初的作品进行简单比较,进一步赏析这幅画及在这一阶段的重要意义。

《1959年1月5日》的创作时间就是作品名称,纵观赵无极老先生的创作历程,这幅作品属于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作品。在上文说到,50年代末和60年代,赵无极的作品在绘画风格上发生了重要的突破。笔者以1959年为界限,1959年(包括该年)之前的作品中书法艺术作为符号及画面有水墨的笔触,可见老先生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该作品高130厘米,宽97厘米,现于巴黎被私人收藏。作品的右下角有作者的名字与完成日期。在赵无极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创作中随处可见书法艺术的影子,这样的“影子”被称为符号,这些符号不单是一种文字,在创作中书法的用笔和手腕儿动作的运用更多的是画家在创作中自身绘画表达习惯的真实表现。从作品本身来讲,笔者将从作画背景、构图、符号、颜色及表现力上赏析这幅作品。

一、作画背景

阅读《西洋近现代巨匠画集·赵无极》,笔者才第一次看到这幅画,但在文献中对这幅画的介绍少之又少,翻阅文献,有这样一句话:“从1958年起,赵无极的那些在此时变得虚无缥缈的作品,像时间格律的分析,一直勇往直前。标题没有了代之而起的只是标志他作品的完成日期。[1]”1957年他离开中国后的第一次画展,让他收获满满,但却和自己的妻子分手,《暴风雨之前》《黑色人》《撕裂》《火》《我们》等类似作品相继在他手中绘画出来,那是他最压抑的时期。这也可能是他对自己作品的“存在与否定”,但实际在表达自己的一种诠释。

二、赏析作品的构图、符号、色彩

从构图上讲,作者以竖构图的方式作画,在绘画构图中竖构图给人高大的视觉感受和纵深感。笔者认为这一点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整幅画面将作品中书法艺术如画人物肖像的人物位置一样布局在画面中,好似肖像画一般,却又好似一群人的肖像。

从符号上看,文字线条用笔的力度等书法艺术表现手法是赵无极先生最喜欢的,他迷恋书法运笔时的气韵所带来的享受,这体现出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年少时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在画面中书法的运用被称为他绘画语言里的独有符号,对于赵无极先生来说,书法能激发他的创作动力,这是探索抽象表现手法含义之前的符号。每一笔都果断和坚韧,这样的笔触似乎在表现他绘画时的心境,每一笔折射出他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那些字像中国古代书画中的题诗评画一般,在画面中被重新布置和安排,也在不断地调整和融入,直到变成画面的一部分。这使他的作品在静止沉稳的感觉中增添了一些跳跃运动的成分。

从色彩上讲,与其说赵无极喜欢的是表现自我追求,不如说是他对油画颜料的喜爱,他对颜色的痴狂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每一幅作品中,包括我们赏析的这幅作品。作品的主要颜色以白色、紫色、黑色为主,颜色由上到下逐渐加重,似乎他跳跃的笔触和运动的色彩在画板上显得安静和谐,却折射出他内心对生活和绘画的真正思考与创作演进轨迹的肯定。

欣赏《1959年1月5日》这幅作品,不仅要从局部上分析欣赏,还要从局部拉出,从整体上感受作品。在欣赏赵无极先生的作品时,会真正感受到在他作品中遨游穿梭的乐趣和体会,这种感受因人而异,也因自我思维的主观认识或接收到作品时反射给自己的第一感受而不一样。

与其说赵无极先生在1959年之前和1960年之后的作品存在明显差距,不如说赵无极先生在绘画上开展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和认识。法国著名诗人及画家曾这样介绍赵无极先生的作品:“赵无极放弃了具象,但他的作品保留了一种与自然相同的气息。大量自然的景色停留在他的画面上,没有树木,没有山丘,但到处是这样卷起的水柱,震动、光线、水流的行动;彩色的蒸腾岩浆,澎湃、升腾,最后终于爆炸。通过自然和自然的联系,生活更热烈的独处。自然的延伸和深度都被包容在其中,这样就可以在另一个天地中生活。赵无极那巨幅的画面,与他的感情成正比的画面中,对地面的假设越来越有影响力,也越来越夸张,变幻无穷。此时,大片地面必将延伸到无限。这种大自然的变幻为赵无极重新创造了一个光辉的作用。在这里,升腾在空中时混合、隆起,占了主导地位。赵无极的画有一个特定的功能,它们是为善行而作,这一点为大家所熟知。[2]”

结 语

观画赏画不单单是看画面给人传达的信息,观画时的强烈感受和思考后的感受是一个哲学性的过程。这也是绘画者本身最初想要传达给观赏者的。

猜你喜欢

赵无极书法艺术赏析
论赵无极作品中的传统美学精神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濠河边长大的旅法艺术家——赵无极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张天德书法艺术欣赏
赵无极救恩师
赵无极版画展登陆故土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